宮本武藏及其《五輪書》所展現的兵法思想

文化 歷史

魚住孝至 [作者簡介]

江戶初期的劍術大師宮本武藏,一生經歷了60多場生死決鬥,未嘗一次敗績。其晚年撰寫的《五輪書》被譽為劍術理論著作的扛鼎之作。讓我們通過史實來瞭解真實的宮本武藏吧。

由於《五輪書》和吉川英治所著小說《宮本武藏》被翻譯成了多國語言,宮本武藏在國外也很有名氣。但是,小說、電影和漫畫等作品中所表現的浪跡江湖的武士和比劍決鬥的劍豪形象,其實是根據武藏逝世130年後所寫的一本傳記(*1)虛構而成的。這裡我首先要介紹的是通過學術研究再現的真實的武藏,繼而根據《五輪書》5卷的內容來闡述武藏的思想。

生活在戰國末期到江戶初期的武士

宮本武藏年輕時就撰寫過劍術理論著作,經兩次改寫,於晚年完成了《五輪書》的編寫。至今留存在世的有兩封他寄給大名的親筆書信,十多幅確定無誤為其本人繪製的水墨畫,及其親手製作的木刀和刀鐔(護手)等物品。此外,還有其養子和弟子的記述資料,以及與其有關的藩國史料。通過綜合研究這些資料,武藏的一生便大致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宮本武藏生於1582年,逝於1645年。他出生在日本各地經過連年混戰即將迎來全國統一的時代,他去世時,江戶幕府已經建立並逐步穩固。他的人生可以劃分成4個時期,這4個階段也和日本社會的劇烈變動緊密相連。因此,結合當時的時代特點,4個階段如下所示。

Ⅰ.20歲以前的修煉期。日本社會逐漸統一,近代國家秩序形成。

Ⅱ.21歲前往京都,直至29歲,武士修行期。關原之戰後,德川幕府誕生,與豐臣舊勢力之間爭鬥不斷,社會動盪不安。

Ⅲ.30歲至59歲,作為藩國大名的門客,潛心探究兵法之道。這一時期,其養子伊織成為家老(藩國重臣——譯注)。經過大阪之陣,日本戰國時代的混戰結束,幕藩體制確立。

Ⅳ.60歲之後,寫下了概括其一生思想的《五輪書》。沒有經歷過戰國混戰的年輕將軍和大名與前代實現了世代交替。

《宮本武藏坐像》(熊本縣立美術館藏)。繪於江戶時代,作者不詳
《宮本武藏坐像》(熊本縣立美術館藏)。繪於江戶時代,作者不詳

(*1) ^ 豐田景英所著《二天記》(1776年)。二天是宮本武藏的號,該書採用傳記體裁,詳細描寫了嚴流島決鬥。但通過分析書中敘述的內容可以斷定,該書選取了此前的民間傳說或逸聞趣事的著名場景加以改寫,是一部虛構作品。

下一頁: 終生踐行「武士之道』

關鍵詞

歷史 武士道 武道 日本史 武士 偉人

魚住孝至UOZUMI Takashi 簡介與署名文章

放送大學教授。1953年生於兵庫縣。專業為日本思想、存在主義及身體文化。東京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學分修滿退學。文學博士。曾任國際武道大學教授,2014年起擔任現職。通過解讀新資料和《五輪書》,展現隱藏在小說、傳說中的真實的宮本武藏。同時持續關注西方哲學,闡述包括文學、藝術、武士道在內的日本文化。主要著作有:《宮本武藏——日本人的道》(PERIKAN出版社,2002年)、《宮本武藏》(岩波新書,2008年)、《現在讓我們思考哲學和思想》(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2016年)、《從文學、藝術和武士道看日本文化》(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2019年)。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