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倉使節團:環遊世界,探索日本現代化的方向

政治外交 歷史 文化

泉三郎 [作者簡介]

1871年,即日本實現明治維新並開始建設新國家後不久,由新政府領袖、官員和留學生組成的「岩倉使節團」漂洋過海去尋找「新國家的未來藍圖」。逾百人參加這個使節團並親眼目睹了當時的世界形勢。

回國後的使節團主要成員,制定新政府的發展方向

此次出行就如同一場研修集訓。岩倉使節團一行每天都在相互討論學習。這些共同的體驗和認識關係到他們回國後如何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方針政策。而這些政策的支柱則是對作為先覺者的佐久間象山和橫井小楠自幕末以來所提倡的「和魂洋才」的重新認識,亦是對「富國強兵」和「殖產興業」重要性的重新認識。大家一致認為,這些才是日本作為一個獨立國家賴以生存下去的條件。這份認識具有重大的意義。

回國後,使節團的主要成員制止了之前他們不在時政府逐漸偏向「征韓論」的政策傾向,並將政策方向調整為努力充實內政。以大久保利通為中心的政府成員為了警惕冒進行為,明確了分階段推進文明開化的方針,採取了專制、發展型獨裁的方式來主導新政府。在木戶孝允和大久保利通死後,伊藤博文掌握了政府主導權,開始著手制定日本自己的憲法。新憲法將天皇置於中心位置來代替基督教在西方文明中的作用。岩倉使節團在巴黎時聽到莫里斯·布洛克博士對天皇制的好評,後來在維也納時又從洛倫茨·馮·施泰因博士那裡得到了應該基於日本傳統來制定憲法的建議。這些建議在很大程度上都對日本憲法的制定工作產生了影響。

引領日本現代化的使節團成員

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標就是成立一個「獨立國家」,為了實現該目標而採取的具體行動就是修改幕末時期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因此,日本必須要實現現代化,比如發展工業技術和完善法律制度等。在推進這一系列改革的過程中,岩倉使節團成員和隨行的留學生們開始在大久保和伊藤的率領下大展身手。但是,在實行西式改革的同時,他們也沒有忘記保留日本傳統風俗習慣的重要性。

在推進「殖產興業」方面,有團琢磨促進煤礦的現代化,大島高任負責金銀銅的礦山開發。在外交方面,有日英同盟成立時的日本駐英大使林董,在日俄戰爭的議和階段大顯身手的金子堅太郎,巴黎和會時的日本全權代表牧野伸顯。在內政方面,有歷任各縣知事的安場保和,歷任宮內大臣的田中光顯。在教育方面,有負責實施學制改革和制定教育法令的田中不二麿,創立了日本法律學校(現在的日本大學)的山田顯義,開辦了同志社大學的新島襄,以及女子英學塾(現在的津田塾大學)創始人津田梅子。在傳媒方面,有《東京日日新聞》的福地源一郎。在醫療方面,有普及衛生思想的長與專齋等人。

在作為國家根本的欽定憲法以及《教育勅語》的制定方面,有井上毅大展身手。此外,我們也不能忘記將岩倉使節團那次舉世少有的旅行記錄下來並匯總成《美歐巡遊實錄》(共5卷)的久米邦武。這套書充分證明了當時日本人較高的知識水準和教養,現在已出版了英文版,是西方文明見聞錄中「金字塔」一般的存在。

下一頁: 明治創業一代,對強權霸道心生排斥

關鍵詞

歷史 明治維新 日本史

泉三郎IZUMI Saburō簡介與署名文章

紀實作家。畢業於一橋大學經濟系。生於1935年。自1976年起,花費8年時間追尋岩倉使節團的足跡,並多次將研究成果付梓出版。1996年,創立「美歐亞巡遊之會」並擔任負責人,活動內容為輪流朗讀和研究由岩倉使節團書記官久米邦武所記錄的報告書《美歐巡遊實錄》。主要著作有《岩倉使節團——一群令人自豪的男人們的故事》(祥傳社,2018年),《伊藤博文的青年時代——他從歐美之行中學到了什麼》(祥傳社,2018年),《青年澀澤榮一的歐洲體驗》(祥傳社,2018年),《名曰「岩倉使節團」的冒險之旅》(文藝春秋,2004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