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落後,臺灣是先進」──向臺灣學習近代化遺產「懷舊」式的活用法
文化 歷史 臺灣香港-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華山文創園區的蓬勃發展
我因著作在臺灣出版,赴臺灣進行宣傳活動之時,被邀請去一場活動當來賓,會場在臺北市「華山1914文創園區」的「青鳥書店」,這間獨立書店因頻繁舉辦講座以及空間設計獨到,而廣受各界好評。其實這已經是我第3次在青鳥書店演講,每次會場總是聚滿了許多年輕人,全神貫注地做著筆記。「華山1914文創園區」每天都會舉辦如我的演講這類的講座,或是音樂會、展覽等,也聚集了如青鳥書店這般獨特的書店,以及新潮的小店與餐廳等,吸引許多追求知性刺激的人潮、約會的男女,以及闔家出遊的家庭來此遊玩。
這片土地前身為1914年建造的日本酒廠,戰後有一段時間仍作為酒廠繼續使用,後來因酒廠轉移他地而漸趨荒廢。其後在1999年,歷經了大規模整修,讓此處作為保留古老倉庫風情的文創空間,重新誕生。今天,它已成長為1年舉辦超過2000場活動的臺北知名景點,也成為臺灣代表性的觀光地,登在旅遊導覽書上。
華山1914文創園區正是一個代表案例,體現了那些受到棄置、看似失去了價值的近代化遺產,如何被巧妙重新活用,作為引導該地區的尖端景點而重生。很可惜地,日本至今仍沒有這樣的地點。
過去,臺灣在經濟等諸多領域都積極向日本學習,這是事實。亞洲各國的成長有其時差,形成了一種如雁飛行的發展型態,有「雁行」之稱,大抵是這樣的意象:日本飛在最前頭,包括臺灣在內的亞洲四小龍則飛在其後,接著才是其它國家。
或許過去曾有過這樣的時代。然而近年來亞洲各國都已到達,或至少是漸趨「先進國家」的水準,這已是一個無法單純使用「發展」這個概念來說明的時代了。而就日本與臺灣之間而論,在活用近代化遺產的層面上,臺日之間已經發生了逆轉現象。
近代化遺產保存與活用的政策轉向
2019年3月,上野公園櫻花初綻,位於公園內的東京文化財研究所,舉辦了題為「臺灣近代化遺產活用的最前線」之國際研討會。
雖然研討會主題生硬,但約可容納100人的會場依舊座無虛席,研討會進行了4個小時,幾乎沒有人中途離場。
今年4月,日本修改後的文化財保護法也即將上路,文化財政策方向將進行轉換,由至今重視「保護」的做法,轉向「保存與活用」。對於這些在日本明治維新以後成功實現了近代化的產業遺產,要如何去重新理解它們在當代的任務,又要如何活用它們來活化地區並振興觀光,這是自治體與企業都相當關心的。且「明治日本的產業革命遺產」已被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因此如何對其進行活用,便成為要緊的課題。這也是此研討會舉辦的理由,而在討論當中最先受到矚目的,便是領先日本一步的臺灣和日本之間的差異。
研討會開頭,東京文化財研究所所長,齊藤孝正如此說道:
「近代文化遺產規模龐大,且使用了鋼鐵水泥等這些傳統文化財中較為少見的材料,其維護、管理、修繕都需要相當多的費用。因此,妥善考量其安全性及功能性,並進行整體化管理經營的技術,便愈顯重要。臺灣有著透過官民合作,兼顧保存與活用,共同面對這個艱難課題的先進案例,這對日本而言,亦是今後處理問題的線索。」
我自己其實長久以來也相當好奇,作為都市綠洲平常便很常使用的華山1914與松山文創園區,為何能夠如此新潮酷炫?為何臺灣各地的糖廠都能成為觀光景點?為何地方上的鐵道遺跡能作為觀光資源,整修得那樣棒?在研討會上,從臺灣邀請到的5位專家,替我解答了這些困惑。
據到場演講的中原大學黃俊銘副教授所言,臺灣在戰後,國民黨取代了日本統治,接收了產業資產,政府與國營企業等便成為了管理的主體。其踏出保存與活用的第一步,是在1999年的921大地震之後,當時許多文化資產受到損毀,文化資產登錄制度應運而生,許多大學也開設專門課程,培養相關人才。其後文化資產保存法多次修法,才形成了非由行政主導,而是在專家建言下,由企業或個人進行重新活用的模式。近代化遺產的修復及其保存與活用行動,於焉開展。
黃副教授說明:「重點在於『文化性資產』此一概念的創造」。若是一個地方被認定為「文化財」,就不得不傾向保存;而透過設立可以彈性運用的灰色地帶,在應對上才能有更大的彈性空間。
另一方面,東京文化財研究所的客員研究員簡佑丞則列舉了「近代化遺產活用」的10個案例,其中包含了許多當今臺灣最具人氣的景點,如臺北「松山文創園區」與「建國啤酒廠」、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桃園「大溪老茶廠」、苗栗「舊山線鐵道」、雲林「虎尾糖廠」、臺南「十鼓糖廠」、高雄「高雄港2號碼頭」等。
這些地方大部分我都去過。從簡佑丞研究員的發表裡可以看出,這些地區開發的概念有著細微的差異,但都為達到文化財保存以及商業利益的兩全其美而傷透腦筋。當今的趨勢,是在民間企業或所有者的領導下來進行開發。過去臺灣在活用近代化遺產的課題上,2000年到2005年之間是由公家機關主導進行,結果造就了許多「蚊子館(蚊子才來的地方)」,其後反省這一時期的作法,才改為由民間主導。
即使在我看來,2007年左右到訪苗栗舊山線鐵道時,當地雖強力保存了縱貫鐵路的風情而有其魅力,卻較少娛樂元素,即使是週末,觀光客仍然稀疏無幾。然而根據簡佑丞研究員的說法,自從設立了能多人共乘的軌道自行車後,觀光客便多了起來。雖然有部分鐵道迷以及當地團體批評,這樣的舉措會破壞古老鐵道的景觀,然而若無法確保商業利益,民間也就難以參與。如何在保存與活用的兩難之中取得平衡,大家都是煞費苦心。
官民攜手共造,輔以「懷舊」概念
研討會上,本篇文章開頭介紹的華山1949文創園區,其負責營運的臺灣文創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榮文先生也上臺。原本是出版社經營者的王先生強調,在「會(與人相會)」、「展(展覽)」、「演(表演)」、「店(店鋪)」等4個概念之下,華山1949文創園區以成為「文化人匯聚之地」、「文化觀光熱點」、「創投基金尋找標的之處」為目標,目前已是一個提供年輕藝術家表演機會、創造未來文化的場所。
關於此次研討會的意義,工學院大學後藤治教授上臺後講的一席話,讓會場一片鴉雀無聲,令人印象深刻。
「日本完全是落後的國家,臺灣才是先進的國家,日本壓倒性地輸給了臺灣。日本已沒什麼好教的了,而應該謙虛學習,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落後。雖然日本也開始透過PFI(民間資金活用事業)與公共設施營運權特許的方式,企圖重新活用歷史建築物,但並沒有發揮到很好的功效。臺灣在2000年左右便已發現由公家機關主導是無效的,因而轉向民間主導,這正是日本現在所面臨的階段。日本比臺灣晚了20年。」
臺灣活用近代化資產的領域蓬勃發展,在制度面上創造了官民能攜手共造的結構,自然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則是「懷舊」概念的流行。而「懷舊」的對象範圍相當廣,不只是日治時代的事物,還包括了清領時期具中華文化特色的事物,甚至是兩蔣時代威權體制下的產物,都在其中。
我認為會有這樣的現象,是民主化後柔軟的臺灣史觀發展的結果。所謂臺灣史觀是,不論清領時期或日治時代,甚至是威權體制時代,這些都是臺灣歷史的一部份,雖然人們對於歷史會有正負面評價,但近代化遺產本身並沒有罪過,人們反而將這些遺產作為臺灣歷史重要的一部份,予以保存、發展,並加以賞玩。即使是曾經歷過與日本戰爭的國民黨,今天也看不到將日治時代的近代化遺產視為「殖民者的建築」,而加以排斥的想法。
黃副教授說明,對於近代化遺產在政治上的對立點,毋寧是在政策的立場上比較明顯,即與社會運動勢力較為接近的民進黨強調「保存」,而與經濟界較為接近的國民黨則強調「活用」。這或可理解為,臺灣已逐漸從近代化遺產的意識形態對立中脫離。日治時代的近代化遺產活用,在中國與朝鮮半島總是窒礙難行,但在擁有同樣歷史的臺灣卻順利地進行,這或許也是原因之一。
標題圖片:華山1914文創園區(筆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