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何時飄揚?──思考日本和臺灣的LGBT問題

社會 社會性別・LGBTQ 臺灣香港

李琴峰 [作者簡介]

LGBT一詞近年在日本時有所聞,甚至成為雜誌等媒體報導論述的焦點。在性少數人權關注與改善的議題上,同性婚姻合法與否是一項具體的指標。爭取同婚的運動仍在持續,日本與臺灣的政治社會環境的不同造成了激進與否的差異,盼攜手共同揚起彩虹旗的一日盡早到來。

2019年2月21日,臺灣行政院發表了《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748法」)草案,法案裡明確使用「同性婚姻關係」一詞,雖然仍有諸多問題,但只要法案在立法院通過並實施,今年5月24日,臺灣便能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

另一方面,2019年2月,日本終於也在全國各地提起了違憲訴訟,主張同性不能結婚違反憲法,但有鑑於保守的政治環境,恐怕同婚實現的路途仍相當遙遠。

日本對臺灣的同性戀者而言,曾經是樂園

回溯50年前──70年代的臺灣仍處於戒嚴時期,在那樣封閉的時代裡,同性戀們日子當然不好過。白先勇長篇小說《孽子》細膩描繪了70年代臺北新公園男同志社群的生存樣貌(在那個年代,說到同性戀者就只有男同志了,女同志根本尚未被看見)。小說裡的男同志們被逐出家門,在暗夜的公園裡遊蕩,被警察追趕,被冷嘲熱諷。社群裡一位領袖楊教頭,為了讓年輕男同志們有個安身立命之所,便開了一家名叫安樂鄉的同志酒吧,但僅維持數月,便被八卦報紙爆料,不得不關門大吉。

但同一時期的東京,根據學者三橋順子的研究,新宿二丁目已成為發展迅速的同志區,同志酒吧雨後春筍般迅速開張。在臺北的男同志們眼中,東京想必是有著數百間夢寐以求的「安樂鄉」的樂園吧。小說人物之一,小玉甚至不惜跳船也要來到東京,這種對東京的嚮往也是可以理解的。最近在日本發生的外國人同性伴侶特別居留資格訴訟,當事人之一為臺灣男性,其出生於60年代,幾乎與小玉同一個世代。據聞他正是因忍受不了當時社會的封閉氛圍,才離家出走,並在90年代初來到日本。

日本曾是臺灣同志們人人稱羨的樂園。但現在呢?

下一頁: 在同婚這條路上

關鍵詞

日本 臺灣 同性婚姻 LGBT 台湾 LGBT LGBT

李琴峰LI Qinfeng簡介與署名文章

日中雙語作家、日中譯者。1989年生於臺灣,2013年旅居日本。2017年以第二語言日文書寫的第一篇小說《獨舞》獲選群像新人文學獎優秀作品。2019年以小說《倒數五秒月牙》入圍芥川龍之介獎與野間文藝新人獎。2021年,以《北極星灑落之夜》獲日本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獎,以『彼岸花が咲く島』榮獲第165屆芥川龍之介獎。另著有《星月夜》。
李琴峰官方網站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