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扎根的日本人系列:「似曾至此」命定之地的吉他求道者——吉他手・大竹研

文化 娛樂 音樂 臺灣香港

大竹研 ŌTAKE Ken

千葉縣四街道市出身,高中時開始自學吉他,就讀學習院大學期間決意成為專業吉他手,拜布川俊樹、津村秀明為師。2003年協助沖繩音樂界的平安隆演出時,在臺灣「流浪音樂祭」結識了客家詞曲創作歌手林生祥,之後與林生祥數度攜手合作演出,2010年與貝斯手早川徹一起正式加入生祥樂隊。除此之外,也多次與萬芳、張惠妹等臺灣巨星同臺演出,目前已是臺灣音樂界首屈一指的吉他手。

大竹研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aZhuYanKenOhtake/

參與並活躍於各種音樂錄製與現場演出,在臺灣發光發熱

那一年《我庄》奪下了另一個臺灣重要音樂獎項「金音獎」的最佳專輯獎、最佳樂手獎(六弦月琴、林生祥)、評審團獎三項殊榮,一口氣打響了生祥樂隊在臺灣主流音樂圈的名號。除此之外,2017年榮獲臺北電影節首獎作品《大佛普拉斯》,其配樂亦由林生祥操刀,由大竹參與編曲、演奏的片尾主題曲《有無》,也榮獲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大獎。

大竹研參與的音樂專輯(大竹研攝影)
大竹研參與的音樂專輯(大竹研攝影)

與生祥樂隊的活動並行,大竹與早川兩人,再加上鼓手福島紀明合組了爵士三重奏「東京中央線」,於2014年開始活動。他們的演奏自由不受拘束,於臺灣演出或至香港巡演時,都替當地聽眾帶來嶄新驚艷的感受。後來,鼓手福島也在2015年加入了生祥樂隊。

2018年時,大竹參與製作他的弟子陳彥伶推出的迷你專輯《Born To》,而除了樂團活動與協助其他音樂人演出外,一年來他以一把吉他辦了約30場獨奏會,踏遍臺灣各地。一路上受到諸多先賢照顧的他,也開始提攜後進,向來總在樂團裡扮演好配角的大竹,如今開始站上主角的位置。不單如此,睽違10多年的光陰後,大竹終於在「臺北爵士音樂節」的舞臺上,與平安隆再次共同演出。有一些音樂,需要時間才彈得出來,而大竹透過彈奏吉他,放開心懷享受與恩師重逢的喜樂。接下來,平安在臺灣錄製的新曲《雲遊》將於2019年3月底在臺灣發售,並已敲定將於日後在日本發行。這是大竹為了平安製作發行的作品,自兩人初識後相隔16年,大竹透過製作專輯這個最美好的形式,終於得報師恩。

樂評說,大竹的吉他像是無色透明的清水,或者芳香甘醇的單一純麥威士忌。不論是哪種風格的音樂,或是具有特色的音樂人,大竹都能自在變幻風貌與之搭配。這就是大竹的吉他最大的特色以及魅力。那麼接下來,大竹的目標是什麼呢?

「一輩子貫徹音樂人的身份,讓自己的名字能登上『招牌』。我希望能永遠用吉他自我對話,不斷叩問『我為何者』,並自我砥礪。」

現在的大竹,身上彷彿散發著求道者般的風骨。先是平安隆的指引,後由林生祥接棒寫下的緣分,讓大竹在臺灣落地生根。正如同他的獨奏專輯『似曾至此(I Must Have Been There)』所言,這裡就是他的命定之地。

大竹研(山下民謠提供)
大竹研(山下民謠提供)

標題圖片:大竹研(山下民謠提供)

關鍵詞

日本 臺灣 音樂 流行音樂 搖滾 台湾 音楽 台湾 音楽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