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推廣臺灣文學的早逝之人――追悼翻譯家天野健太郎

文化 語言 藝術 臺灣香港

在學術出版圈雖然臺灣文學作品持續被翻譯出版,但能突破學術圈,走入日本一般讀者的臺灣文藝作品少之又少。原因除了內容與主題的難度外,譯文的琢磨與品質成為重要關鍵,宣傳及露出更是一大課題。身為臺灣文學愛好者的翻譯家天野健太郎,七年間在日本投入文學翻譯及推廣,留下耀眼成績,因病早逝令人扼腕。

和同業交流談翻譯甘苦;譯文受到評論家及作家的肯定

追思會上,由臺灣文化中心主任朱文清――他與天野健太郎同心協力地將臺灣出版品系列講座(譯註:原文為「台湾カルチャーミーティング」)培育成該中心的熱門活動――帶領與會者默禱並致詞;他舉辦此追思會後,便會卸任回到臺灣。他說曾經拜託天野健太郎在自己返國後,繼續負責臺灣出版品系列講座的籌辦工作,但天野只是搖頭不語。過了不久,就接到了天野的訃聞。朱文清表示,天野真的是「一生懸命為臺灣文學鞠躬盡瘁,直到最後一刻」。

臺灣文化中心主任・朱文清(攝影:nippon.com高橋郁文)
臺灣文化中心主任・朱文清(攝影:nippon.com高橋郁文)

在追思會中,臺灣文學研究者・大妻女子大學副教授赤松美和子――她與天野是在日本推廣臺灣文學,互相激勵的好夥伴――以「臺灣文學與天野健太郎」為題發表演說。據她所言,截至目前為止,有超過兩百本臺灣文學作品翻譯到日本,其中只有5本獲得一般讀者而有幸增刷,裡面有2本就是由天野經手翻譯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和《天橋上的魔術師》。赤松形容天野的工作,讓在日本原本屬於非常小眾的臺灣文學,「提升成為一個外國文學的類型」。

赤松結束演講時提到:「天野健太郎是日本最初、最優秀的臺灣文學翻譯家,同時也是連結喜愛臺灣的人和臺灣書籍的知名出版人。日本需要更多天野的才能,對於他投注自己的卓越才能和熱情在臺灣文學上,並留給我們許多絕佳的翻譯作品,我由衷地表達感謝與敬意。

大妻女子大學副教授・赤松美和子(攝影:nippon.com高橋郁文)
大妻女子大學副教授・赤松美和子(攝影:nippon.com高橋郁文)

此外,身為演員同時也是散文家的一青妙,以澄澈嗓音朗讀了一段日文版的《單車失竊記》。如同呼應朗讀一般,文藝評論家川本三郎如此評價天野的翻譯作品:「天野的譯文質感良好,日文寫得好的文章,都是以常人使用的普通語言,說出未曾被道出的事物,這才是文章精髓所在。天野的譯文便是如此,文辭優美,質感良好,以普通的用詞,卻能催化出那麼多的想像,正是他的才能所在。」

散文家・一青妙(攝影:nippon.com高橋郁文)
散文家・一青妙(攝影:nippon.com高橋郁文)

文藝評論家・川本三郎(攝影:nippon.com高橋郁文)
文藝評論家・川本三郎(攝影:nippon.com高橋郁文)

天野從事翻譯工作時認識來往的人,也來到追思會致意。專攻韓文文學翻譯的齋藤真理子回顧說:「若將外國文學翻譯這個領域視為祭典活動,各種攤位盡出,天野像是在角落賣章魚燒,而我是烤魷魚;一旁的天野把章魚燒做得俐落又高明,讓我感到安心踏實。」而專攻中國文學翻譯的泉京鹿則說:「天野曾說:『翻譯真辛苦,但還是很喜歡,被上天選中了,只好繼續加油。』同為翻譯家,雖然互相抱怨吐苦水,同時也是能夠相互理解的同志。」

韓文翻譯家・齋藤真理子(攝影:nippon.com高橋郁文)
韓文翻譯家・齋藤真理子(攝影:nippon.com高橋郁文)

中文翻譯家・泉京鹿(攝影:nippon.com高橋郁文)
中文翻譯家・泉京鹿(攝影:nippon.com高橋郁文)

推理小說家島田莊司也透過天野翻譯的《13・67》結識了天野,他說:「華文推理小說的世界,仍然需要天野的才能。」島田非常惋惜天野如此早逝。

推理小說家・島田莊司(攝影:nippon.com高橋郁文)
推理小說家・島田莊司(攝影:nippon.com高橋郁文)

進入追思會尾聲,天野的父親――住在愛知縣的天野真次――出面向與會者致詞。他提及,天野健太郎生前從未向家人提及自己的翻譯工作,因此,當接到報社欲確認訃聞細節的電話時,他還誤以為要支付刊登費用;他更透露天野幼時便愛好俳句的小故事,而且還是個「與祖母親近、深受疼愛」的孩子,而疼愛他的祖母也在同時期過逝,天野真次坦然地說出家人的傷悲,勾起了在場聽眾的熱淚。

父親・天野真次(攝影:nippon.com高橋郁文)
父親・天野真次(攝影:nippon.com高橋郁文)

下一頁: 為臺灣文學在日本開拓出新的道路

關鍵詞

臺灣 文學 翻譯 台湾 文学 文学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