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推廣臺灣文學的早逝之人――追悼翻譯家天野健太郎

文化 語言 藝術 臺灣香港

野島剛 [作者簡介]

在學術出版圈雖然臺灣文學作品持續被翻譯出版,但能突破學術圈,走入日本一般讀者的臺灣文藝作品少之又少。原因除了內容與主題的難度外,譯文的琢磨與品質成為重要關鍵,宣傳及露出更是一大課題。身為臺灣文學愛好者的翻譯家天野健太郎,七年間在日本投入文學翻譯及推廣,留下耀眼成績,因病早逝令人扼腕。

翻譯多部臺灣作品並獲得許多獎項備受關注

人們對於他人的想法,絕非單純一致,自己眼中的他,始終僅是單一面向。近日我有機緣深切感受到這件事情。

1月13日,雖然正值日本三連休,位於東京虎之門的臺灣文化中心卻湧現人潮,現場擠得水泄不通。臺灣文學翻譯家天野健太郎47歲即因癌症而英年早逝,當天距離他的逝世剛好滿2個月。包括我、友人和編輯等人齊心協力發起、舉辦了天野健太郎的追思會。

1971年出生於愛知縣的天野健太郎,在僅僅約7年的時間,出版了12本以臺灣文學為主的翻譯作品,獲得許多讀者的支持,更榮獲諸多獎項,但他並無中文系科班出身,而是在臺灣學習華語時,遇見了臺灣文學;一切緣起於他曾旁聽臺灣文學評論家陳芳明的課程,回到日本後,從事口譯之餘,持續自學累積,鑽研如何成為專業譯者。

翻譯的出道作品在2012年出版――臺灣作家龍應臺的暢銷之作《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日文版書名是《台湾海峡一九四七》(白水社),此書熱賣多次增刷。然而,他真正展現身為臺灣文學翻譯家的本領,則是始於2015年。

當年臺灣作家吳明益的《天橋上的魔術師》(白水社)出版,此書也留下增刷的紀錄,翻譯領域更朝多方發展。2016年《臺灣這裡貓當家》(WAVE出版,合譯),2017年則是幾米的《星空》(TWO VIRGINS)。此外,他也翻譯了香港懸疑推理小說家陳浩基的作品《13‧67》(文藝春秋)。其中特別是《13‧67》,廣獲各界好評。

原本我也覺得天野的翻譯能力很高,但看到他能將此作許多繁複龐雜的香港特有的概念和習慣 ,漂亮地譯成日語,感到他的翻譯能力又達到了另一個高度與境界。另一方面,原本健壯福態的天野健太郎,也從此時開始急速消瘦,之後也是在2017年接受癌症手術;而成為他最後翻譯作品的是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天野健太郎如同要確認此書順利出版一般,終能安息。

近幾年來,以日文傳遞臺灣文化的網站「motto-taiwan.com」(譯註:原文為「もっと台湾」,more about Taiwan之意)營運工作、東京臺灣文化中心的文化活動籌辦等等,天野健太郎全方位的積極參與,其活躍程度應該可以用「超人」來形容吧。但是幾乎只有身邊的人才會知道,他還要與病魔搏鬥。

キャプション???
與會者為天野健太郎進行默哀(筆者提供)

下一頁: 和同業交流談翻譯甘苦;譯文受到評論家及作家的肯定

關鍵詞

臺灣 文學 翻譯 台湾 文学 文学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簡介與署名文章

新聞工作者。大東文化大學社會學系教授。1968年生。上智大學新聞學專業畢業。在讀期間,曾赴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留學。1992年進入朝日新聞社。後留學於中國廈門大學。曾任新加坡分社長、臺北分社長、國際編輯部副部長。「朝日新聞中文網」創辦人兼總編。2016年4月開始成為自由媒體人。不僅擅長現代中華圈的政治文化報導,還以徹底的歷史問題採訪而聞名。著書有《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聯經出版)、《銀幕上的新臺灣:新世紀臺灣電影裏的臺灣新形象》(聯經出版)。《故宮90話:文化的政治力,從理解故宮開始》(典藏藝術家庭)、『何謂臺灣』(築摩新書)、『臺灣為何能防備新型冠狀病毒』(扶桑社新書)、『新中國論 臺灣香港以及習近平體制』(平凡社新書)等。官網:野嶋剛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