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叫我「社畜」:這個詞太揪心

社會 工作勞動

井上雄介 [作者簡介]

沒法跳槽也沒法辭職的日本上班族有個很令人痛心的別稱,「社畜」。很多人不愛聽這個詞,覺得太粗俗。本文也來聊一聊 「社畜」一詞的正面意義和日本人的看法。

「社畜」一詞的來源

據說,豬和羊大約是在8千年前被馴化成家畜的。至於貓狗,人類當鏟屎官的歷史則要更長,差不多有1萬年之久。人類飼養家畜,喝牠們的奶,剝牠們的皮,還吃牠們的肉。家畜們則拿自由換來生存和子孫的延續。在日本,把這種家畜和主人的關係比喻到員工和公司的關係上,就產生了「社畜」一詞。這個「社」字,來自於日語「會社」,意為公司。

「社畜」一詞最早出現在小說家安土敏1992年出版的《日本上班族 幸福的處方簽》(日本實業出版社)中。在至今想要跳槽卻困難重重的日本社會中,那些無處可逃、只能被圈養在公司裡像牲口一樣「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的上班族,光榮地得到了這一個稱號。「眼裡只有公司,腦子裡想的只有怎麼在公司往上爬,聊個天,聊得都是同事的八卦。到了這個地步,基本上離開公司就是廢物一個,完全跟圈養的家畜沒什麼區別,『社畜』就這樣誕生了。」

安土敏倒沒有直接把上班族和家畜劃等號。他只是打了個比方。把那些跳槽無望,只能被「圈禁」在一家公司裡做牛做馬的上班族比喻為「社畜」罷了。安土敏自己也在貿易公司上班過,後來在連鎖食品超市還擔任過要職。他沒有批判企業或上班族的意思,就是想提點建議,希望建立一個讓上班族能高高興興為公司「賣命」的制度。

下一頁: 造就「社畜」的兩大因素:「錄用應屆畢業生」和「終身雇用」

關鍵詞

勞動 僱用 終身僱用 公司

井上雄介INOUE Yūsuke簡介與署名文章

1963年生於東京。早稻田大學法學系畢業。留學於中國天津南開大學。曾任共同通信社記者、眾議院議員政策秘書、經濟資訊報記者等。現為自由記者。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