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收垃圾的第一線觀望日本社會

社會

研究專長為地方自治的筆者,秉持著「貫徹第一線至上」的精神,在東京都新宿區當了9個月收垃圾的清潔隊員,藉由這段經驗充分體會到收垃圾這門工作的深奧。

對地區治安與防災工作的可能貢獻

民間外包的風氣逐漸壯大之際,清潔隊員仍時常思考著該怎麼做才能更貼近居民需求,並開拓出嶄新的業務內容。

「到府清潔」就是其中之一,這項服務會親自前往獨居老人或身心障礙者的住家門口,替不方便丟垃圾的民眾到府收垃圾,也兼確保平安。獨居死亡已然成為今日的社會問題,這就是一項結合清潔與社會福利的行政服務。

清潔隊員幾乎每天都會尋訪各地收垃圾、傾聽居民意見,也因此能夠率先察覺地區的馬路路況以及居住環境的變化。從這個角度來看,清潔隊員無疑擁有貢獻治安與防災的可能性,是貴重的行政資產。假若預測30年內有70%機率會襲擊首都的直下型地震當真發生,甚至可以期待清潔隊員發揮其機動性,成為守護居民生命安全、強大可靠的存在。

另外,東京都八王子市主打「擺脫單純勞務職(脫單)」口號,開始推動一連串運動,要重新定義清潔隊員的定位,將原本執行單純勞務的員工提升為懂所有垃圾相關知識的專家。

「不用功讀書,以後就會去做那種工作。」這是在前往下一個垃圾集中處時,偶然傳入清潔隊員耳中的親子對話。這種情況令人萬分惋惜,且事實上,現實情況已開始與這對親子所設想的有所不同。清潔工作已從原本純收垃圾的工作,逐漸變化成釐清當地居民社群的需求,並尋求解決方式的型態。

有朝一日,或許能看見孩童看著垃圾車,雙眼發亮地告訴父母,「我也想搭上那輛車為社會服務」。筆者衷心期待我們的社會能逐漸往那個方向走,也因此,從事清潔工作的人們必須更提高自覺,而居民也必須對那些扛起沒人想做的工作,且認真執行的清潔隊員更加尊重,並對清潔業務投入更多關心,配合協力才行。

標題圖片:2018年11月,於東京都新宿區內收垃圾 ©2018Tokyo Seisou Shinjuku

關鍵詞

行政 垃圾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