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CITY POP在全世界引發風潮?

文化 娛樂

栗本齊 [作者簡介]

給人強烈都會印象的「CITY POP」是受到西洋音樂諸多影響,在日本獨自發展而成的音樂。1980年代風靡一時,但不知爲何,據説現今海外好評看漲中。本文試圖追探其誕生至今的動向,以解開這個謎。

因DJ的發掘而形成大熱潮

如果說2010年代以後的新CITY POP的熱潮是終將必至的也不為過。因為樂壇本身呈現多樣化,類別分界線漸失,幾乎發生在同一時間點。從前有搖滾、民謠、節奏藍調等明確的分類,但漸漸的,分界線變得模糊,不受到類型拘束而持續活躍的音樂人成為理所當然的存在,CITY POP受到注目成為自然的趨勢。

cero、Yogee New Waves、Awesome City Club等,在2010年代以後的新CITY POP的歌手們在獨立樂團界以獨立樂團展開獨自的音樂活動。再加上著手一十三十一的聲音藝術製作人CUNIMONDO瀧口的存在都是不可或缺的。Suchmos和廣告聯手合作的〈STAY TUNE〉的大賣,更是拓展了新CITY POP領域的一個重大事項。

一十三十一的專輯《CITY DIVE》,2012年的作品(左)。收錄〈STAY TUNE〉於其中的Suchmos的EP《LOVE&VICE》,2016年的作品(右)。
一十三十一的專輯《CITY DIVE》,2012年的作品(左)。收錄〈STAY TUNE〉於其中的Suchmos的EP《LOVE&VICE》,2016年的作品(右)。

如此這般CITY POP再次受到肯定的動向,不能不提到DJ的存在。1990年代澀谷系的時候開始,DJ在取樣錄製的時候就以山下達郎、吉田美奈子等的作品,作為擷取依據的素材。到了2010年代左右,因著世界性迪斯可搖擺熱潮(*2),納入80年代迪斯可風音樂的CITY POP再次受到注目。以角松敏生及松原美紀爲首,當山瞳、間宮貴子、亞蘭知子等受到行家喜好的歌手們因著被DJ不斷地發掘,得以在唱盤上不斷地旋轉。

(*2) ^ 和以往的基本迪斯可音樂不同,而是由夜店DJ按獨自的喜好重新編組的迪斯可曲風。

下一頁: 海外也引發再次肯定CITY POP的動向

關鍵詞

音樂 流行歌曲 POP

栗本齊KURIMOTO Hitoshi簡介與署名文章

旅行&音樂作家。音樂選曲家。1970年出生於大阪。在唱片公司上班時開始寫作。2005年開始浪跡中南美諸國。2年後回到日本。之後任「旅行」和「音樂」為主軸的音樂雜誌及一般雜誌的撰稿及編輯。從事廣播節目的企劃構思、選曲、談話・對談講座、CD製作、live表演企劃等工作。著有《阿根廷音樂手帖》(2013年,DU BOOKS)、《地球彼端的好空氣:布宜諾斯艾利斯文化手帖》(2008年,每日COMMUNICATIONS;2009年麥田翻譯出版)等。現居沖繩。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