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CITY POP在全世界引發風潮?

文化 娛樂

栗本齊 [作者簡介]

給人強烈都會印象的「CITY POP」是受到西洋音樂諸多影響,在日本獨自發展而成的音樂。1980年代風靡一時,但不知爲何,據説現今海外好評看漲中。本文試圖追探其誕生至今的動向,以解開這個謎。

80年代以後才是黃金期

但是,CITY POP真正的大紅,應可説是在80年代以後。1980年,山下達郎以〈RIDE ON TIME〉受到矚目,竹内瑪莉亞以〈不思議的桃子派〉大賣。進入81年後,雖說五十嵐浩晃的〈天馬座的晨曦〉、〈和我慢舞搖擺 (I want you)〉等都榮登流行金曲排行榜,但最受到公認的應屬寺尾聰的〈紅寶石指環〉。這首滿溢著活在都會中的孤獨男性本色的曲子,大賣超過160萬張(單曲盤),不論老老少少,受到廣大世代的歡迎。而此次的大暢銷也將CITY POP推上了日本樂壇的主流。

山下達郎的《RIDE ON TIME》,1980年的作品(左)。寺尾聰的〈紅寶石指環〉收錄在内的專輯《Reflections》,1981年的作品(右)
山下達郎的《RIDE ON TIME》,1980年的作品(左)。寺尾聰的〈紅寶石指環〉收錄在内的專輯《Reflections》,1981年的作品(右)

大瀧詠一的《A LONG VACATION》,1981年的作品
大瀧詠一的《A LONG VACATION》,1981年的作品

寺尾聰大暢銷之後的80年代,可説是CITY POP的黃金期。來生孝夫、杉山清貴&Omega Tribe、中原明子、安全地帶等,充滿成人氣息的歌手陸陸續續地登上電視的歌唱節目,因此松田聖子、藥師丸博子、菊池桃子等的偶像也開始接受CITY POP的音樂。另外,矢澤永吉和井上陽水等的搖滾及民謠的資深唱將們因爲走CITY POP路線而大賣特賣。另一方面,角松敏生、杉真理、稻垣潤一、Stardust Revue等才華洋溢的藝人們也都活躍在這個時期。

但是,也因爲CITY POP已達到成熟隱定期,漸漸的有衰退過時的趨勢。取而代之的新興動向是偶像或樂團的熱潮,聚焦在CITY POP的歌手的機會就變少了。然而,並不是消失了,有實力的歌手還是穩扎穩打地持續活動著,YUMING和大瀧詠一在90年代的「澀谷系(*1)」的一大趨勢之中有再次受到肯定的動向。而後,隨著90年代末期「澀谷系」的消逝而登場的KIRINJI、金木犀等人,為現今被稱爲「新CITY POP」的熱潮奠下基礎。

(*1) ^ 以東京・澀谷為情報傳發之地,盛行於1990年代的流行音樂的潮流。

下一頁: 因DJ的發掘而形成大熱潮

關鍵詞

音樂 流行歌曲 POP

栗本齊KURIMOTO Hitoshi簡介與署名文章

旅行&音樂作家。音樂選曲家。1970年出生於大阪。在唱片公司上班時開始寫作。2005年開始浪跡中南美諸國。2年後回到日本。之後任「旅行」和「音樂」為主軸的音樂雜誌及一般雜誌的撰稿及編輯。從事廣播節目的企劃構思、選曲、談話・對談講座、CD製作、live表演企劃等工作。著有《阿根廷音樂手帖》(2013年,DU BOOKS)、《地球彼端的好空氣:布宜諾斯艾利斯文化手帖》(2008年,每日COMMUNICATIONS;2009年麥田翻譯出版)等。現居沖繩。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