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俱進的校服

社會 文化 生活 教育

難波知子 [作者簡介]

源於軍服的男子校服,始於袴裝的女子校服。日本人是如何看待隨時代發展演變為水手服和單排扣西裝的校服的呢?

今年,位於銀座的泰明小學因「亞曼尼校服」問題備受熱議。即便在校服文化繁榮的日本,公立小學也很少要求學生穿校服,占比大約也只有10~15%。但是到了國中高中,無論公立私立,要求穿校服的學校非常之多。校服是一個學校的象徵,也是點綴學生青春時代的重要元素。對於所有人都穿同樣款式服裝的校服制度,向來褒貶不一。日本又是為什麼如此廣泛地,而且是在長達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形成了校服文化的呢?

校服發源於學習院

校服是一種社會符號,標誌著「某某學校的學生」身份。在日本,西裝夾克配褲子或裙子構成了校服的整體印象,這是所有校服的共通之處,而每所學校又通過不同的顏色和裁剪、校徽等細節來展現各校特色,以示區分。看似相同卻又不同的校服設計,可以幫助日本人確認穿著者的身份。這種校服語言是通過一百多年的時間逐漸形成並普及的。

為了讓學校的所有學生都穿著同一款式的校服,規定穿著校服的義務是必要的。而且校服的置裝費還需要學生家庭自掏腰包。日本最早針對這類校服做出規定的是私立學校學習院。

身穿校服的國立綜合大學學生(1906年)(筆者提供)
身穿校服的國立綜合大學學生(1906年)(筆者提供)

作為日本貴族階級「華族」的學校而創立的學習院,1879年對男學生的校服做出了「立領上衣加西裝長褲加學生帽」的規定。立領上衣是以明治早期引入的西式軍服為範本。當時的學習院,培養軍官也是教育目標之一,並設有馬術、槍劍術等科目,因此要求校服具備軍裝的功能。只不過當時西服昂貴,能夠負擔得起校服費用的也只有上流階層。

當時,學習院的校服還只是某個特殊學校的學生穿著的制服,但此後它逐漸演變成了男子校服的範本。這一過程中,國立綜合大學的校服規定起了很大的影響。國立綜合大學在1886年對男子校服作出規定:立領西式上衣配長褲加方頂帽。與現在相比,當時的大學生相當稀少,是超級精英,想必他們身穿的校服也能吸引到無數羡慕的目光吧。而最高學府採用的制服也引來全國國中高中紛紛仿效,逐漸普及開來。

就這樣,融入了近代西服元素的男子校服開始走進精英學生的生活中。不僅校服,在當時的日本,身穿時尚西服本身就代表了其人在社會中的特權地位。因此,對於男學生而言,能夠傳達身份和所屬學校資訊的校服,就成了他們向社會炫耀自己出類拔萃和前途無量的服裝。

下一頁: 女子校服,從袴演變到水手服

關鍵詞

教育 學校 制服

難波知子NANBA Tomoko簡介與署名文章

御茶水女子大學基礎研究院人文專業副教授。1980年出生於岡山縣。完成該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並獲得博士學位。2012年任該大學助教,17年升為副教授。著作有《學校制服文化史——日本近代女學生服裝的變遷》(創元社,2012年)、《近代日本學校制服圖錄》(創元社,2016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