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結束後的亞洲與日本:亞洲政經學會歷任理事長訪談

冷戰結束後的亞洲與日本(4) 「百見不如一聞」—了解中國經濟的實態:中兼和津次,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國際 財經 政治外交 歷史

此訪談企劃邀請了亞洲政經學會的歷任理事長,回顧日本對亞洲的認識及其與亞洲關係的演變。第四回邀請到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中兼和津次,請他回顧自身對中國經濟實況的研究歷程。(訪談者:丸川知雄,東京大學教授)

中兼和津次 NAKAKANE Katsuji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專攻中國經濟論。1942年出生。歷任亞洲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東京大學教授、青山學院大學教授。1995-97年間擔任亞洲政經學會理事長。

亞洲情勢的變化與學界動向

丸川知雄  教授您擔任亞洲政經學會理事長的1995年到97年期間,當時亞洲局勢和日本的亞洲研究有哪些重要議題,又出現了哪些相關討論呢? 

中兼和津次  老實說,我不太記得,或者說我當時並沒有特別關注這方面的議題⋯⋯。不過,這可能和等一下要討論的內容有關。我印象中,當時亞洲政經學會的學術活動並沒有緊貼亞洲的實際情勢,反應也並不即時。

舉例來說,中國的改革開放實質上是從1978年、79年、80年左右開始全面展開。現在來看,這是一個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重大事件,或者說是亞洲地區的重大事件。然而,當我翻閱當時的《亞洲研究》期刊時,既沒有看到關於中國改革開放的專題,就連發表的論文中,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據我記憶所及,幾乎沒有人正面討論中國改革開放這個議題。

下一頁: 亞洲經濟觀點的轉變

關鍵詞

中國 亞洲 經濟成長 改革開放 冷戰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