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碑上的訊息:前人留下的災難記憶

「饑荒警告之碑」:謹記天保大饑荒的教訓,務必做好萬全準備

歷史 社會 生活 防災

阿部治樹 [作者簡介]

大家是否認為,物產豐饒的日本現已免於饑荒或飢餓的威脅呢?因全球性氣候變遷導致天然災害頻傳、或因各國家衝突和戰爭導致糧食進出口困難等狀況,在世界各地屢見不鮮。日本作為糧食自給率較低的國家,始終面臨著潛在風險。「饑荒警告之碑」以其獨特的意義與重要性,提醒我們應牢記歷史的教訓。

「饑荒勢必再次來襲」的警告

在埼玉縣中西部,比企郡小川町勝呂的JR八高線竹澤站附近,沿著車站往國道254號東南方約350公尺處,立有一座「饑荒警告之碑」。如此直接的命名,正是當時人們對危機深刻感受的最佳寫照。

據傳這座碑是當地村長吉田金右衛門明敬於1842年建造,為了向後世傳達並紀念1836(天保7)年間所發生的大饑荒事件。石碑旁有塊說明石板,記載了碑文:「天保7年夏初至秋末,雨未停歇,低溫致五穀難熟成,蔬菜生長不良,收成銳減。社會物價飆升,居民陷於飢餓困苦中。此等饑荒勢必每隔30年至50年再度來襲,切記平時努力農事並做好萬全準備。」究竟天保大饑荒有多麼嚴重,足以讓人們立碑警惕後人呢?

饑荒警告之碑(圖片提供:小川町役場)
饑荒警告之碑(圖片提供:小川町役場)

下一頁: 全國有20至30萬人死亡的天保大饑荒

關鍵詞

防災 災害 氣候變動 氣候變遷

阿部治樹ABE Haruki簡介與署名文章

1977年畢業於北海道大學工學系應用物理學科。赴美留學後,1983年加入朝日新聞社。在橫濱、札幌擔任事件記者及市政廳記者後,主要在東京總部報導生活、文化和娛樂新聞。1996年至1999年,任紐約分社記者;2013年至2020年,作為資深地方記者,在岡山縣和滋賀縣負責地區和行政新聞以及選舉報導。離開朝日新聞後,成為自由記著。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