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手線「站名」故事

大塚(JY12):大塚的「塚」是指古墳、櫓(城堡外圍瞭望台)、或標示里程的土塚呢?

文化 社會 生活 歷史 觀光旅遊

小林明 [作者簡介]

山手線自1909(明治42)年正式命名以來,一直是東京交通鐵路網中的重要中樞,並有「首都大動脈」之美譽,目前全線共有30個車站。回溯每個車站站名的由來,會發現皆蘊藏著鮮為人知的歷史寶藏。第11回要介紹大塚車站,站名的「塚」代表意思為何,並解說「塚」的地理位置。標題中的JY12是JR東日本線的車站編號。

留存在「三業地」的社會企業家紀念碑

緊接著介紹JR山手線大塚車站周邊顯為人知的景點。

突然提這點可能會讓讀者難以置信,不過戰前的大塚車站周邊確實比池袋更為繁華。1911(明治44)年,王子電氣軌道(王子電車)的路面電車停靠站設置在大塚車站隔壁,交通便利性大幅提升,帶動周邊迅速發展成爲熱鬧繁華的夜生活商圈。

目前山手線的車站中僅有大塚車站與路面電車連接,停靠站名為現今都電荒川線(暱稱為「東京櫻花路面電車」)「大塚駅前」。

JR高架鐵路下方的都電荒川線「大塚駅前」(PIXTA)
JR高架鐵路下方的都電荒川線「大塚駅前」(PIXTA)

大塚的繁華商圈過去被稱為「三業地」。「三業」指的是三種職業「料理屋」、「待合茶屋」、「藝者屋」,三者構成了風花雪月的熱鬧夜生活商圈。現在,從大塚車站南口出來往東走,有一條「大塚三業通」,雖然如今僅存零星的壽司店和割烹料理等餐廳維持經營,仍可從中感受當初夜生活的氣息。

這條路上有一個南大塚一丁目兒童公園,內有一座小小的紀念碑,那是「丸山千代彰顯碑」。

丸山千代是一位跨越大正至昭和年代的社會企業家,終其一生致力於托兒所管理和聾啞教育。1913(大正2)年,她於小石川設立托兒所,並擔任園長。1928(昭和3)年,托兒所改名為「西窗學園」,並搬遷至三業地。距離之後設立的南大塚一丁目兒童公園僅100公尺。

兒童公園的紀念碑上刻著,「丸山千代老師,如母親般照顧著這條街上眾多孩童」。

由此可推測,當時在三業地工作的女性們,都曾將她們的孩子送交托兒所照顧。

另一方面,從車站出來往西走,會看到一座山手線陸橋「空蟬橋」。根據當地長者口述流傳下來的「宮仲界隈民間故事」(收錄於《巢鴨往事第三集》巢鴨歷史愛好會編纂)提到,空蟬指的是蟬蛻,亦即蟬羽化時蛻下的殼。

空蟬橋是架設在山手線上方的陸橋,連接北大塚和南大塚(PIXTA)
空蟬橋是架設在山手線上方的陸橋,連接北大塚和南大塚(PIXTA)

當時這裡是一片視野遼闊的原野,甚至可以看見遠方的富士山和筑波山,據說吸引了許多詩人及畫家紛湧而至,或許是他們為附著在赤松樹上的蟬蛻起了個雅緻的稱號「空蟬」吧。

赤松樹位於距離空蟬橋200公尺的「出世稻荷神社」內,民間也流傳著另一個說法,指明治天皇曾經過此處,看到蟬蛻便將之命名為「空蟬」,不過,這裡實在不像是天皇出巡會路經之地,換句話說,無法確認此民間說法的真實性。

明治天皇的確詠過一首和歌「空蟬所在 代代木里 靜謐如此 猶非都城」。這首歌是明治天皇讚嘆舊井伊家的代代木庭園那仿若遠離塵囂的幽靜,不過由於這塊地位於現在的明治神宮境內,和歌中的「空蟬」可能與大塚的空蟬橋有所混淆。

空蟬充滿虛無意境的名字相當吸引人,抓住人心。這個鮮為人知的私房景點,值得介紹給大家。

【關於大塚車站】

  • 正式營運:西元1903(明治36)年4月1日
  • 每日平均乘客數:4萬8509人(在30個車站中排名第24位/2022年度JR東日本調查)
  • 轉乘路線:都電荒川線(暱稱「東京櫻花路面電車」)

【參考文獻】

  • 《站名學入門》今尾惠介,中公新書出版
  • 《關於日本鐵道池袋車站設置經緯之考察》 伊藤暢直/《生活與文化:豐島區立鄉土資料館研究紀要》
  • 《巢鴨往事第三集》巢鴨歷史愛好會編纂
  • 《東京地名由來辭典》竹內誠編,東京堂出版
  • 《東京・江戶地名由來探訪》谷川彰英,KKbestsellers

標題圖片:1967(昭和42)年的大塚車站南口。左方可見山手線的鐵軌,左下角即為當時的大塚車站南口。山手線中難得的木造建築,不過已於2009(平成21)年拆除。(參考《甦醒的東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關鍵詞

觀光 鐵路 東京 JR東日本 鐵道 旅遊 山手線

小林明KOBAYASHI Akira簡介與署名文章

1964年出生於東京都。曾任Swing Journal社、KK Bestsellers等出版社編輯,2011年起自立門戶。現為編輯工作室「Diranadachi」的法人代表,負責旅行歷史相關雜誌和書冊的編輯,也撰寫文章。主要負責的刊物有廣濟堂Best Mook系列(廣濟堂出版)、Sarai Mook《Sarai的江戶》(小學館)、《歷史人》(KK Bestsellers)、《歷史道》(朝日新聞出版)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