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手線「站名」故事

大塚(JY12):大塚的「塚」是指古墳、櫓(城堡外圍瞭望台)、或標示里程的土塚呢?

文化 社會 生活 歷史 觀光旅遊

小林明 [作者簡介]

山手線自1909(明治42)年正式命名以來,一直是東京交通鐵路網中的重要中樞,並有「首都大動脈」之美譽,目前全線共有30個車站。回溯每個車站站名的由來,會發現皆蘊藏著鮮為人知的歷史寶藏。第11回要介紹大塚車站,站名的「塚」代表意思為何,並解說「塚」的地理位置。標題中的JY12是JR東日本線的車站編號。

《南總里見八犬傳》登場人物的故鄉

《新編武藏風土記稿》中曾記載大塚這個地名。內容提到,1697(元祿10)年,由巢鴨、雜司谷、小石川等村落劃出部分土地,作為護國寺的領地,「大塚村」就此誕生。

另外,文化年間(1804至1818年)曲亭馬琴所著之《南總里見八犬傳》中,八犬士之一的犬塚信乃角色設定出生於「武藏國(關東)大塚之里」,由此可見大塚在江戶時代後期已是廣為人知的地名。

八犬士之一的犬塚信乃。此幅錦繪作品名為《木曾六十九驛 垂井金蓮寺 犬塚信乃》(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八犬士之一的犬塚信乃。此幅錦繪作品名為《木曾六十九驛 垂井金蓮寺 犬塚信乃》(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從字面上看來,「大塚」的意思是指「巨大土堆」,但也有「古墳」、「櫓」的意涵。另一種說法認為可能是指「一里塚(標示里程的土塚)」,不過至今真相依然未明。

「古墳說」

先前提到「『大塚』地名發源地」紀念碑上刻有碑文。當時,在發源地有一個被樹木包圍的小祠(指未有神職人員常駐的小神社),有人說它是史前時代的古墳,而且是個巨大的土堆,因而簡稱為「大塚」並流傳下來。

「櫓說」

第二種說法與室町時代後期的武將太田道灌(1432~1486年)有關,道灌為了備戰而建造七座物見櫓(瞭望塔),其中一個位於大塚一帶(參考《江戶圖說》)。道灌是德川家康進入江戶之前,為江戶城奠定基礎的重要人物。

「一里塚說」

第三種說法,源自於江戶時代大名宅邸的土地上,曾設置為了便利往來旅人的一里塚(標示里程的土塚)。當時大塚附近的雞聲之窪(現今的駒込)有古河藩(茨城縣)土井家,小日向有生實藩(千葉縣)森川家,這一帶是將軍賜予他們的領地。傳聞一里塚就設在其中一家的領土,甚至可能兩家都有(參考《南向茶話》及《御府內備考》),但詳細情形已不可考。此外,也有其他說法認為一里塚位於御三家的水戶藩邸境內(參考《江戶名所圖會》)。

儘管沒有確切的證據,但筆者傾向支持「古墳說」,因為「塚」即「墳墓」之意。事實上,在埼玉縣秩父郡、大阪府豐中市、岡山縣倉敷市等地,都有名為「大塚」的古墳。那麼,東京這裡擁有古代權勢者的古墳「大塚」,也就不足為奇了。

順道一提,位於文京區大塚的御茶水女子大學,1932(昭和7)年自御茶水搬遷至大塚一帶,當時的校名為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1949(昭和24)年學校改名,但未採用所在地之名改為「大塚女子大學」,而是採用創校地的「御茶水」作為新校名。據聞是因「塚」帶有「墳墓」之意,學校相關人員不贊同其作為校名(《東京周邊地區的地形與車站名稱的秘密》內田宗治,實業之日本社)。

下一頁: 留存在「三業地」的社會企業家紀念碑

關鍵詞

觀光 鐵路 東京 JR東日本 鐵道 旅遊 山手線

小林明KOBAYASHI Akira簡介與署名文章

1964年出生於東京都。曾任Swing Journal社、KK Bestsellers等出版社編輯,2011年起自立門戶。現為編輯工作室「Diranadachi」的法人代表,負責旅行歷史相關雜誌和書冊的編輯,也撰寫文章。主要負責的刊物有廣濟堂Best Mook系列(廣濟堂出版)、Sarai Mook《Sarai的江戶》(小學館)、《歷史人》(KK Bestsellers)、《歷史道》(朝日新聞出版)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