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手線「站名」故事

品川(JY25):其實比新橋站更早開始營運的鐵路起始站

社會 生活 歷史 觀光旅遊

山手線自1909(明治42)年正式命名以來,一直是東京交通鐵路網中的重要樞紐,並有「首都大動脈」之美譽,目前全線共有30個車站。回溯每個車站站名的由來,會發現皆蘊藏著鮮為人知的歷史寶藏。第5回要介紹充滿不可思議謎團的「品川」歷史。標題中的JY25是JR東日本線的車站編號。

品川車站是山手線的起點

品川站與橫濱站(今JR櫻木町站)同為日本最古老的車站。自西元1872(明治5)年6月12日起正式營運,開啟了品川與橫濱之間的旅客運輸服務。

在日本,或許很多人受到《鐵道唱歌》歌詞「汽笛一聲響徹新橋~」的影響,認為日本第一個車站是「新橋」,但其實新橋站正式營運日是同年的10月14日,比品川站晚了4個月。

原本的計劃是先開通從新橋至橫濱的路段,不過,由於新橋至品川間的施工進度延遲,因此,品川站以「臨時營運」的方式先行啟用輸運服務。

第一代的品川車站大約位於現今車站南方約300公尺處的「八山下」地區。從歌川廣重的畫作《東京八山下海岸蒸氣車鐵道之圖》中可以看到,火車正行駛在鋪設於海面上的鐵軌上。西元1869(明治2)年,明治政府為了追求現代化,加速填海造陸工程,並在其上興建了鐵軌與品川車站。當時的品川站位於海岸邊。

《東京八山下海岸蒸氣車鐵道之圖》描繪了第一代車站時期的鐵道風貌(東京都立中央圖書館特別文庫室館藏)
《東京八山下海岸蒸氣車鐵道之圖》描繪了第一代車站時期的鐵道風貌(東京都立中央圖書館特別文庫室館藏)

之後,品川車站於1896(明治29)年搬遷至現址。搬遷後的車站樣貌可見標題圖片(鐵道博物館館藏)。儘管當時已設置多條鐵軌路線,但不變的是車站仍然與海相鄰。與現今品川車站的所在地相比,完全是無法想像的景致。

根據品川區公所的官網,進入大正時代後,「八山下海面的填海造陸申請漸漸增加,昭和初期甚至出現了大規模的填海造地」(明治維新後的品川)。 

此外,在正式營運初期,品川站有一段時間並非屬於山手線的車站,而是新橋至橫濱間的停靠站。西元1885(明治18)年3月後,隨著品川至赤羽路段的開通,品川才正式納入山手線。這使得品川與東京東部可以一線抵達,並進一步開設了目黑站、澀谷站等,逐步形成環狀線的樣貌。

另外,品川站是山手線的「起點」,這是鐵道愛好者間眾所周知的事實。 收錄了日本各條鐵道資訊的《鐵道要覽》(國土交通省監修)中,亦明確記載了「以品川站為起點」,經由澀谷、新宿、池袋等車站,抵達「終點田端站」的說明。而且,在品川車站大廳也確實設置了一座標有山手線起點的「0公里距離標」。

品川站的0公里距離標,展示了該站為山手線的「起點」(PIXTA)
品川站的0公里距離標,展示了該站為山手線的「起點」(PIXTA)

由此可知,一般我們所稱的山手線路段區間,嚴格來說是指從品川到田端間的20.6公里,而田端到東京間為東北本線的一部分、東京到品川間則是東海道本線的一部分。

品川站位於港區而非品川區之謎

另外有個知名的疑惑,亦即品川站位於「港區高輪3丁目」,而非「品川區」。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品川車站的名稱源自於曾為東海道驛站之一的「品川宿」。距離日本橋2里(約為8公里)處,為當時重要的交通樞紐之地。

《東海道分間繪圖》所描繪的品河(川)宿。右方為日本橋方向、左方為川崎方向。這幅圖乃臨摹西元1690(元祿3)年之作品(國立國會圖書館館藏)
《東海道分間繪圖》所描繪的品河(川)宿。右方為日本橋方向、左方為川崎方向。這幅圖乃臨摹西元1690(元祿3)年之作品(國立國會圖書館館藏)

歌川廣重《東海道五拾三次之內 品川》。此作品名為「諸侯出立」(出立為出發、開始之意),描繪了當時大名參勤交代的景象(東京都立中央圖書館特別文庫室館藏 )
歌川廣重《東海道五拾三次之內 品川》。此作品名為「諸侯出立」(出立為出發、開始之意),描繪了當時大名參勤交代的景象(東京都立中央圖書館特別文庫室館藏 )

不過,品川「車站」卻蓋在距離「驛站」相當遙遠的地方,大約是1公里左右。據知名旅行及鐵道作家內田宗治推測,由於品川宿一帶有諸多住宿設施、民宅和商店,若要興建鐵路或車站勢必會遇到強制搬遷等問題,可能因此導致工程進度延宕。

1878(明治11)年,東京被劃分為15個區域,品川車站被編入「芝區」的南邊。而驛站品川宿的所在地則歸東京之外的荏原郡所有。車站與驛站,分屬於東京內部和外部兩地。

之後,東京於1932(昭和7)年時擴大規劃行政區域,增加了20個區,總數達到35個區。不過,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巨大傷亡使得人口減少,因此將東京重新劃分為23個區域以盡量達到各區人口均衡(1947年/昭和22年8月)。儘管當時「品川區」就在不遠的南邊,但品川車站仍被編入港區內。

經過這一連串的行政區變更,遂形成今日這番複雜的局面——品川車站名為品川,車站本體卻位於港區。

至少在13世紀便已存在品川港

話說回來,「品川」這個地名的語源從何而來呢?儘管有諸多說法,大致上可歸納為以下兩種說法。

  • 由於該區「具有良品地貌」,相較於隔壁村落的「高輪」,有「品輪」之稱。(新編武藏風土記)
  • 目黑川舊名為「下無川」,逐漸演變為「品川」(南向茶話)
    (參考文獻:《從車站名認識江戶・東京歷史 續篇》大石學、《東京地名由來辭典》竹內誠編、《東京23區地名由來》金子勤)

許多參考文獻認為「下無川」一說最為可信。也就是說,就現階段來看,「品川」名稱的由來很有可能是來自於「川」這個地形。

再者,品川這個地名最早出現在《田代文書》(1184年/元曆元年),而管理此地的豪族品川氏的名稱也記載於1223(貞應2)年的《關東下知狀》中。(資料來源:《東京地名由來辭典》)

一般認為,品川是在德川家康進入江戶後才逐漸繁榮發展起來,不過,歷史學家大石學則指出早在12至13世紀時,品川港已然存在,戰國時代時期,在後北條氏的統治下,該地作為重要的海上交通樞紐持續蓬勃發展。

都市史研究學家鈴木理生也提到,《圓覺寺文書》等文獻中記載了東京自13世紀起便擁有淺草港、江戶港、品川港等三大港口,當時港口有近30艘船隻停泊,同時也有負責海運貿易及貨物流通的商店等。(資料來源:《江戶・東京的地理與地名》)

甚至可以說,家康在進入江戶之前,便已知曉品川是個商業活動繁盛的貿易據點。在進行都市規劃時也考量到這點,並充分運用了品川的地理優勢。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品川這個地方,江戶不可能成長到現今的規模,品川對江戶的發展至關重要。正因如此,我們便不難理解品川為何能夠日益壯大,成為日本數一數二的驛站了。

與幕末志士相關的史跡

正因品川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它與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和人物息息相關。歷史學家安藤優一郎指出,尤其是幕末時期,諸多歷史事件皆與品川密不可分。

西元1862(文久2)年12月12日,位於品川車站南邊的風化區「土藏相模」,是長州志士們的聚集地,其中也包含高杉晉作與伊藤俊輔(之後的伊藤博文)等人。他們的目的是要燒毀附近正在興建的英國公使館。

由於當時風化區人來人往,非常適合作爲秘密謀畫行動的地方。後來燒毀公使館行動成功,後人於當時秘密集會場所的現址設立「土藏相模跡」的石碑,以見證這段歷史。

(左)率領奇兵隊的高杉晉作《近代名士寫真其2》、(右)幕末志士時期的伊藤俊輔(之後的伊藤博文)《幕末、明治、大正回顧八十年史第3》(兩幅均為國立國會圖書館館藏)
(左)率領奇兵隊的高杉晉作《近代名士寫真其2》、(右)幕末志士時期的伊藤俊輔(之後的伊藤博文)《幕末、明治、大正回顧八十年史第3》(兩幅均為國立國會圖書館館藏)

板垣退助墓旁的碑文(PIXTA)
板垣退助墓旁的碑文(PIXTA)

從品川車站沿著第一京濱公路往川崎方向走,有一座品川神社。在神社的社殿後方有板垣退助之墓。板垣是來自土佐藩的志士,是明治時代領導自由民權運動的人物。墓旁石碑上刻著他被刺客襲擊時所說的名言「板垣雖亡,但自由不會亡」。

另外,在驛站品川宿本陣遺址旁有一個靜謐的公園,名為「聖蹟公園」,此地與明治天皇有著歷史淵源。

在江戶時代,本陣為驛站中最高級的住宿設施。1868(明治元)年,隨著明治維新運動的推進,明治天皇從京都遷都東京的途中,曾經於此地落腳休息。公園名稱的「聖蹟」意指天皇出巡途中曾到訪此地的「神聖足跡」。

對於喜愛幕末及維新運動歷史的人而言,品川擁有許多饒富歷史意義且充滿迷人魅力的名勝地。

【關於品川車站】

  • 正式營運日:1872(明治5)年6月12日
  • 每日平均乘客數:24萬8650人(在30個車站中排名第5位/2022年度JR東日本調查)
  • 轉乘路線:京急本線,JR線則有山手線、東海道本線、京濱東北線、橫須賀線、東海道新幹線等

【參考文獻】

  • 《明治維新後的品川》品川區
  • 《東京周邊地區的地形與車站名稱的秘密》內田宗治,實業之日本社
  • 《東京地名由來辭典》竹內誠編,東京堂出版
  • 《從車站名認識江戶・東京歷史 續篇》大石學,PFH新書
  • 《東京23區地名由來》金子勤,幻冬舍
  • 《江戶・東京的地理與地名》鈴木理生,日本實業出版社
  • 《山手線江戶巡禮》安藤優一郎,潮出版社

標題圖片:明治後期與海相鄰的品川車站。此照片拍攝於1896(明治29)年,是車站遷至現址後的照片,可以看到已設有多條鐵軌路線。(鐵道博物館館藏)

東京 江戶 鐵道 山手線 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