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報導〉走訪遠藤周作《沉默》的舞台,以及隱匿基督徒的足跡

《第1回》“旅程”從長崎的「外海」出發:佇立在夕陽景點的文學館

歷史 文化 社會

天野久樹 [作者簡介]

遠藤周作在1966年出版了小說《沉默》,內容是關於神的存在、棄教者的心理、西洋和日本在思想上的斷裂等,觸及到基督教信仰的根源性問題,堪稱是不朽名作。這部小說被翻譯成13種語言,至今仍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喜愛。2023年逢遠藤周作冥誕100周年,在這值得紀念的時刻,筆者啟程走訪遠藤描寫「神的沈黙」的舞台,以及隱匿基督徒的足跡。

隱匿基督徒的聖地

我在長崎車站前的公車站搭乘前往「櫻之里Terminal」的公車,抵達終點站後,再轉搭前往「大瀨戶・板之浦」的公車,經過路線巴士1小時20分鐘左右的搖晃,終於在「道之驛(文學館入口)」下車,波光粼粼的遼闊海面盡收眼底。

遠藤周作文學館就佇立在可以眺望角力灘的岬角尖端。

遠藤周作文學館佇立在小說《沉默》的舞台。天氣晴朗的話,可以遠眺五島列島的風景。隔著道路沿著階梯往上走,會抵達道路休息站「夕陽之丘Sotome」。如同其名,可以從這裡眺望的夕陽景色美不勝收,是長崎屈指可數的觀光景點(天野久樹攝影)
遠藤周作文學館佇立在小說《沉默》的舞台。天氣晴朗的話,可以遠眺五島列島的風景。隔著道路沿著階梯往上走,會抵達道路休息站「夕陽之丘Sotome」。如同其名,可以從這裡眺望的夕陽景色美不勝收,是長崎屈指可數的觀光景點(天野久樹攝影)

地名「外海」的日文讀音是「Sotome」,範圍是長崎市西北部的海岸地區,這一帶至2005年為止是稱為「外海町」的自治單位。出津和大野兩個部落是世界文化遺產「長崎及天草地區隱匿基督徒相關遺產」的構成資產。此外,遠藤周作的小說《沉默》的主要舞台則是隣近的黑崎部落。

適逢遠藤周作冥誕100周年,也是世界遺產登錄5周年,在這值得紀念的時刻,心血來潮想要尋訪隱匿基督徒的歷史足跡,而遠藤周作文學館是這趟旅行的起點。首先,透過該館的展示資料,可以大致掌握遠藤這位作家和《沉默》的創作歷程。

遠藤周作文學館的入口大廳讓人彷彿置身在教堂之中。彩繪玻璃是以《沉默》的文學世界和外海地區的海洋為意象。隨著四季和氣候的變化,會在牆面上反射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圖案(天野久樹攝影)
遠藤周作文學館的入口大廳讓人彷彿置身在教堂之中。彩繪玻璃是以《沉默》的文學世界和外海地區的海洋為意象。隨著四季和氣候的變化,會在牆面上反射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圖案(天野久樹攝影)

下一頁: 在病床上思考信仰問題

關鍵詞

基督教 傳教士 長崎 天主教 遠藤周作 沉默 殉教 地下基督徒

天野久樹AMANO Hisaki簡介與署名文章

翻譯家、自由撰稿人。前nippon.com編輯。1961年出生於秋田縣,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系經濟專業、義大利國立佩魯賈外國人大學文學部義大利語與義大利文化傳播專業。曾在每日新聞社作為體育部記者工作了約20年。著作有《濱松摩托車賽物語》(鄉土出版社/1993年)、譯著有《愛爾頓·塞納 明知故犯》(三榮書房/2015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