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日本農業

宇治800年歷史的茶田朝日園的重生之路

財經 飲食

浮田泰幸 [作者簡介]

代表日本的茶鄉宇治(京都府)800年名聲不減,但在漫長的歷史中也有所失。其中之一便是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下令開闢的「七茗園」。原本人們認為當初那七個茶園中的六個已與珍貴的本地品種一同消失了,但現在有新的發現,有可能還有一個茶田倖存。它的名字叫做「朝日園」。就此,筆者採訪了幾位致力於保護瀕臨滅絕的珍貴茶樹並將其流傳後世的人士,了解他們眼中茶園重生的意義、現狀以及未來。

偶然發現「七茗園」遺株

數年前的一天,宇治唯一的窯廠朝日燒的松林俊幸在窯廠後面的興聖寺參道琴阪散步的時候,發現了古茶樹。

松林對製茶感興趣並師從研究自然茶、中國茶的堀口一子女士,他將這一發現告訴了堀口女士。二人就此暢聊了一番,認為如果是古樹,那麼一定能采到茶氣強勁的茶葉。於是他們決定問一問興聖寺方面能否允許他們採摘那株茶樹的葉子來製茶。

「興聖寺方面爽快地接受了我的提議。當時我完全沒想到事關『七茗園』」。松林回憶說。

宇治茶的歷史要從鐮倉時代的僧侶、日本臨濟宗始祖榮西說起。他將自己從中國帶回日本的茶籽送給了栂尾高山寺的僧侶明惠,供其分植於宇治的土地上。

到了室町時代,非常喜歡茶道的足利義滿將軍下令在宇治開闢了七個茶園——「宇治七茗園」(「茗」意指茶田),自此奠定了宇治茶鄉這一不可動搖的地位。七個茶園分別是森、祝、宇文字、川下、奧山、朝日、琵琶,一般認為保留至今的只剩奧山園了。

站在興聖寺的山門看法堂(筆者攝影)
站在興聖寺的山門看法堂(筆者攝影)

當時,松林接洽的是興聖寺負責事務工作的磯崎圓大尚事。

磯崎說:「我是11年前來到興聖寺的,當時還不清楚寺裡什麼地方有茶樹。」

下一頁: 能斷定是朝日園嗎?

關鍵詞

京都 宇治 宇治茶 朝日園 七茗園

浮田泰幸UKITA Yasuyuki簡介與署名文章

記者、葡萄酒記者、畫師。在國內外廣泛開展採訪活動,為各家媒體撰稿。採訪主題主要包括葡萄酒、蒸餾酒、咖啡、飲食文化、旅行及人物。著作有《前往憧憬中的波爾多》(朝日新聞AERA Mook)等。主辦多角度介紹葡萄酒及其產地魅力的「wine & trip」活動。同時以畫師的身份開展工作。從事葡萄酒標牌畫等飲料食品相關的設計製作工作。www.yasuyukiukita.art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