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臺社會學者對談:我們的未來是否明亮?

山田昌弘×藍佩嘉(2)戀愛:年輕人對於婚姻的價值觀差異

社會 文化 生活 家庭

兩位分別為代表日本和臺灣的社會學者,透過線上對談,進行兩國的比較文化論。第2回的主題是「戀愛」,臺日的少子化問題根源來自有越來越多人選擇不婚,起因是什麼?以及,戀愛與結婚的關聯性為何?兩人在對談中指出伴隨著女性的高學歷化,社會樣貌發生了變化,但與此同時卻陷入功能不全的狀態。

山田昌弘 YAMADA Masahiro

1957年生於東京。1986年,獲取東京大學研究所社會學研究科博士課程學分後退學。自2008年4月起任中央大學文學系教授。專業為家庭社會學、情感社會學及性別論。著作有:《單身寄生族的時代》(築摩新書,1999年)、《少子社會日本 另一種差距的走向》(岩波書店,2007年)及《家庭難民》(朝日新聞出版社,2016年)《底層的競爭》(朝日新書,2017年)、《少子化對策在日本為何失敗》(光文社新書,2020年)、《新型差距社會》(朝日新書,2021年)等。

藍佩嘉 LAN Pei-Chia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主任、美國西北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哈佛大學、紐約大學、加州柏克萊大學訪問學者。著有兩本英文專書Global Cinderellas: Migrant Domestics and Newly Rich Employers in Taiwan、Raising Global Families: Parenting, Immigration, and Class in Taiwan and the US,及兩本中文專書《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雇主》、《拼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高學歷女性的未婚現象

主持人(野島剛)  臺灣的出生率是1.07,在全球排名中墊底,少子化問題比日本還要嚴重,在這裡想請教藍教授,對於年輕人不婚不生的現象,是如何看待的?

  關於愛情和婚姻,當代的臺灣人對於浪漫的想像和期待還是非常多,並沒有明顯的衰退。可是,臺灣的高學歷女性有一定比例的人沒有進入婚姻,並不是因為對浪漫愛情或者對婚姻沒有期待,而是找不到理想伴侶。所謂的理想伴侶,比方說可以平等分擔家務、尊重女性,在社經地位上相匹配的人,才願意跟他結婚。

這個現象也彰顯了臺灣性別文化的特點,就是在教育、職場的這些公領域,性別平等有很大的進展,比方說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性別比例上,女性已經超過了男性。和日本女性相比,臺灣的中産階級女性擁有比較平等的機會。

但是,另一方面,在婚姻與家庭的私領域裡還是非常不平等,在臺灣無法指望男性平等分擔家務或照顧孩子的工作,這些要素也讓女性對於進入婚姻關係有所遲疑。

山田  女性的向上婚志向強烈,覺得男性的學歷一定要比自己高才行,或者是收入要比自己豐厚才肯結婚,這樣的傾向在日本很強烈,臺灣應該也是一樣的吧。也因此在日本,收入不穩定的社會底層男性被排除在結婚對象之外,導致了少子化。

總歸說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男性之間也出現顯著的差距,這就是我說的「希望差距社會」,這個差距自90年代以後就已經形成,女性依然是渴望收入穩定的男性,沒有改變,所以男性會認為收入少就沒辦法結婚,於是只好放棄。

之前,在英國發表時,那時有位英國教授對我說:「英國女性不會以男性收入為由來選擇對象,不是用金錢來衡量,而是用愛情選擇」,婚姻等於起經濟生活的重擔,不重視愛情,我認為這也是少子化日益嚴重的原因。

  我其實很佩服山田先生針對日本社會的分析,很有創意,常常會發明很多關鍵字,來描述重要的社會現象。比方說,「敗犬」(日文為「負け犬」)這個說法,本來是負面意涵,可是現在在臺灣很多的房仲業者用敗犬這個詞來宣傳房子,小型公寓就說「最適合敗犬來購買」,在這裡,敗犬一詞就從負面翻轉為單身具有財力的正面意涵。相對地,經濟財力不足,教育程度也不高的單身男性在臺灣被稱為「魯蛇(源於英文的loser)」表示很失敗,具有負面意涵。兩者相較,值得玩味。

不信任夫妻愛情的亞洲文化圏

主持人  山田教授主張日本的少子化對策是失敗的,原因何在?

山田  以歐美狀況為前提是失敗的原因之一,除了南歐以外的歐洲年輕人原則上是一個人住,兩個人住一起的話經濟上就會比較寬裕,一旦年輕人的就業保障或者生育援助等措施完善的話,就有越來越多人會選擇同居,並且願意生小孩。

但是,在日本並不是一個人住,少子化沒有因此改善。日本年輕人與父母同住,所以女性沒有理由與收入低的人結婚,高收入的男性人數有限,於是遲遲無法結婚。另一個原因是亞洲的共通現象,就是不太重視戀愛,也就是不太信任夫妻間的愛情,反而是相信金錢。

大概是日本或其他亞洲國家都很重視親子間的親密關係,卻不信任夫妻間的愛情。例如,關於真子公主的結婚消息,鮮少看到有報導說兩個人是多麼地相愛,比起這個,媒體關注的都是婚後生活如何,兩個人是否門當戶對之類的。也就是說,這印證了所謂的夫妻是經濟或家世的結婚,相不相愛無所謂。

不僅如此,在日本,越來越多人對男女間的戀愛感到消極,那麼要去哪裡滿足生理需求呢?單身男性就到酒店消費或買春,歐美的情況就不同了,男女彼此都會尋求伴侶。

如果在日本進行調查,出個假設問題:有沒有辦法忍受有愛但沒錢的婚姻生活?有過半數的男性回答YES,而過半數的女性回答NO。

主持人  也就是說,自90年代以後,單身寄生族的人數不減反增,結果造成孩子越生越少,也無法解決與父母同住的狀況。

  就像單身寄生族一詞,其實在臺灣也衍生出反映現代社會特徵的關鍵詞。從長輩的角度來看年輕人,有「媽寶(mommy’s boy)」「靠爸」「啃老」的稱呼,都是在批評依賴父母、無法自己獨立的孩子。

另一方面,臺灣出現了「崩世代」(crash generation)的說法。以年輕人的角度來看,覺得自己這個世代很倒楣,什麼東西都垮了,經濟停滯、房價高、薪資低,那不如「躺平」好了。「躺平」是從中國借來的一個詞,就是乾脆不要努力了,努力根本是白費力氣,躺在那裡就好。

即使沒錢,生活也很充實

主持人  「崩世代」是指幾歲的人?

  大概是30多歲左右吧,臺灣說所謂「七年級」,就是民國70-79年間(1981-1990年)出生的人。

山田  我寫過一本書《失控的逐底社會》,內容是現在的年輕人正在往下墜,瀕臨社會最底層的邊緣。

最大的問題出在日本年輕人對於生活現況的滿足度和幸福度是高的。我今年64歲,在30、40年前的經濟泡沫時代,如果身上沒名牌或者沒有自己的車,就覺得不幸福,反過來說,就是有想要努力往上爬。不過,現在的年輕人對戀愛、奢侈品、車子不感興趣,但是覺得很幸福。在線上遊戲的世界獲得大量積分,發現便宜美味的東西,穿戴有點時尚感的衣服或飾品就覺得幸福。也就是說,即使沒什麼錢,但是日本年輕人現在已經開始找到能夠帶來幸福滿足的來源。

雖然無法跨越現實存在的差距,但是在虛擬世界裡卻得以消弭,這是日本的現況。我目前針對50幾歲的單身者進行調查,有位50幾歲的職業婦女說,追偶像、想著年紀「可當兒子」的年輕偶像就覺得幸福了;男性的話,就每個禮拜光顧酒吧,和媽媽桑聊天就感到很療癒。即使沒有家人,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幸福,20幾歲的年輕人,只要有人在IG按讚就感到幸福。因為現實的社會差距無法填補,轉而在虛擬世界消弭差距,感覺這樣的動向在日本越來越明顯。

主持人  在日本,人的心理需求從現實轉往虛擬世界尋求滿足,透過這樣的方式來適應現實社會的方向,臺灣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比較臺灣和日本的狀況,發現有很多現象其實非常類似,而且日本可能比臺灣更早了十幾年。但是,其實臺灣和日本還是存在一些差異,剛剛山田教授講的那一些現象,也正在臺灣發生,未來可能往悲觀的方向走去,就是大家變得越來越疏離,親密關係也變得越來越廉價,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希薄。

但是,我希望它是朝著比較正面的方向去發展,即使沒有固定的伴侶,也能獲得社會的認同,期盼未來的社會能夠包容更多元、更彈性的親密關係和人際互動。

(依據2022年3月3日的對談,由野島剛整理)

下一篇探討的是日本和臺灣社會的勞動問題。

標題圖片:PIXTA

臺灣 少子化 出生率 單身寄生族 戀愛 性別平等 崩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