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件與日本

顏家的轉型正義:從「通緝犯」成為「受難者」的祖父

政治外交 國際 歷史 文化

1947年2月28日,台北的市場發生的民衆與憲兵的爭執為引爆點下,讓抗議與暴動擴散到全台灣。當時的國民黨政權選擇使用武力鎮壓,約有3萬人遭到殺害,該場悲劇後來被稱為二二八事件。現居日本的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後代,在事件經過75年後,各自懷抱著不同決心,重新摸索著面對那場突如其來悲劇的方式。系列第二篇的筆者,是戰前台灣數一數二的有名家族顏家後代,身兼作家與女演員的一青妙。為了替在二二八事件裡因為參與「處理委員會」就遭國民黨當局通緝的祖父顏欽賢恢復名譽,她決定付諸行動。

台灣政府堅定實現轉型正義

但是,筆者並不後悔申請了賠償金,祖父的名譽也確實獲得了回復。祖父一直到我13歲那年都還在世,他很疼愛我,常以日語喊我「Tae chan」。我告訴自己,在天國的祖父此刻肯定也是露出笑容的。

即便是從日本進行申請,台灣政府對受難者家屬申請賠償金的事宜,一貫是誠摯應對、認真進行受難者認定,筆者覺得台灣政府此種對「彌補歷史過錯」屹立不搖的決心與信念實在值得欽佩。民進黨蔡英文總統當選以來,便高舉「轉型正義」旗幟,堅決清查歷史的過錯,而追查二二八事件的歷史真相也是其目標之一。

在二二八追悼儀式致詞的蔡英文總統
在二二八追悼儀式致詞的蔡英文總統

二二八事件對台灣人的認同造成了巨大影響。我作為日本人,同時也是顏家第4代,對於這個事件我絕對不會遺忘,會將它轉述給家族裡的年輕世代。今年已是二二八事件75周年,受到疫情影響,筆者無法參加受難者相關追悼儀式,但仍會在日本靜靜關注儀式進展。

2018年的二二八追悼儀式上面向海獻花的受海者家屬
2018年的二二八追悼儀式上面向海獻花的受害者家屬

標題圖片:在「二二八事變首謀叛亂在逃主犯名冊」中找到的祖父名字,與其照片

(照片皆為筆者本人提供)

關鍵詞

政治 台灣 歷史 臺灣 臺灣認同 二二八事件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