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件與日本

顏家的轉型正義:從「通緝犯」成為「受難者」的祖父

政治外交 國際 歷史 文化

1947年2月28日,台北的市場發生的民衆與憲兵的爭執為引爆點下,讓抗議與暴動擴散到全台灣。當時的國民黨政權選擇使用武力鎮壓,約有3萬人遭到殺害,該場悲劇後來被稱為二二八事件。現居日本的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後代,在事件經過75年後,各自懷抱著不同決心,重新摸索著面對那場突如其來悲劇的方式。系列第二篇的筆者,是戰前台灣數一數二的有名家族顏家後代,身兼作家與女演員的一青妙。為了替在二二八事件裡因為參與「處理委員會」就遭國民黨當局通緝的祖父顏欽賢恢復名譽,她決定付諸行動。

在二二八紀念館得知祖父的「自新」

2月28日──這一天又再度到來。

住在日本的筆者,養成每年關注二二八事件紀念日的習慣,其實還只是近幾年的事。契機是7年前的2015年,當時筆者為了書籍撰稿的採訪工作而前往台北,造訪位於二二八和平公園內的「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在館內突然看到如下文字。

姓名 顏欽賢

簡歷 台陽董事長

   民社黨台灣省黨部主委

犯罪事實 二二八事變農委會委員 組織煤礦忠義服務隊反抗政府

住址 基隆市

備註 由憲兵隊保出自新

展示資料「二二八事件自新者名簿」上,赫然有著我的祖父顏欽賢的名字。當時我還不懂「自新」是什麼意思,問過紀念館導覽員後,才知道是「改過自新」的意思。

二二八事件中,國民黨政府一邊要求被檢舉的人絕對服從,並將其財產充公,另一方面也祭出「自新」制度,作為懷柔戰術,只要提交寫著五名連帶保證人姓名的「自新書」,親自簽名並押上十根手指頭指印,當局便會承認其已更生。

筆者此前雖然早已知道祖父曾受到通緝,卻完全不曉得他是如何回歸社會的,原來祖父也提交了自新書。所謂自新書,就是宣示顏家和國民黨政權和解、服從國民黨政權的憑證。

顏家第三代當家的顏欽賢先生
顏家第三代當家的顏欽賢先生

因當選台人代表而受難

祖父出生的顏家,過去以基隆為據點,在如今成為知名觀光地的九份一帶挖掘金礦與煤礦,從而拓展事業版圖。與日本的三井及三菱類似,顏家為知名的財閥,是二戰前台灣五大家族之一。祖父就讀東京礫川小學校、群馬縣高崎中學,後畢業於京都立命館大學,於1937年當上顏家第三代大家長,接掌顏家產業。其後歷任基隆市協議會會員、中華民國制憲國大代表。然而這樣的祖父,卻在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裡成了「罪犯」。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內刊載的的自新者名簿中出現祖父的名字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內刊載的的自新者名簿中出現祖父的名字

事件緣由是因為祖父受推舉為台人代表,為解決二二八事件而與國民黨政府進行談判。發生了這麼重大的事件,讓祖父的名字甚至刻在二二八紀念館中,卻為何身為台灣人的已故父親,以及其他許多親人,都從未對頻繁從日本造訪台灣的我好好說明過這件事?

看到自新的紀錄之後,筆者腦中首先便浮現出這個疑問。

之後,筆者便造訪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及圖書館,並拜訪二二八事件研究者等人,彷彿被什麼東西附了身一般,開始調查顏家與二二八事件相關資訊。

從台灣寄達的「罪犯」資料

從檔案管理局網站上可以進行資料搜尋,除了特別機密的文件之外,都可以以電子檔形式申請閱覽文件詳細內容。筆者在日本以電子郵件和管理局員工幾經書信往返之後,一片存有300張以上龐大資料、外觀毫不顯眼的燒錄CD,便從台灣寄到了筆者日本的家中。

軍管區司令部、國家安全局、台灣省政府、內政部警政署──寫滿這些單位名稱的專用紙張上,寫著行雲流水的書法文字,蓋著巴掌大的朱紅印章,「逃犯」、「軍法」、「顛覆政府」等氛圍肅穆的詞彙一個一個映入眼簾,不禁讓筆者看得有些發愣。那些文件在在指出一個事實:祖父真的曾被視為「罪犯」。

比如,在2001年解密的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通緝犯「二二八事變首謀叛亂在逃生死名冊」一覽表中,就有著這樣的文字:

顏欽賢 男 46 基隆

罪名 叛亂要犯

罪刑

(1) 二二八事件處委會委員

(2) 主持組織煤礦忠義服務隊反抗政府

「二二八事變首謀叛亂在逃生死名冊」中找到祖父的名字
「二二八事變首謀叛亂在逃生死名冊」中找到祖父的名字

下一頁: 其他的「受難」親戚

關鍵詞

政治 台灣 歷史 臺灣 臺灣認同 二二八事件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