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峽的地緣政治學

澎湖群島:臺灣海峽上的島嶼歷史及對臺灣的價值

政治外交 文化 自然環境

澎湖群島是位於臺灣海峽東南方的島群,隔著澎湖水道與臺灣本島相望,距離約為50公里,與中國則相距大約140公里。島群共有大大小小64座島嶼,分布在南北約60公里、東西約40公里的海域間,其中多半為無人島,若再加上岩礁數量,則多達90多座。澎湖群島位於臺灣海峽,地處臺灣與中國之間,歷史上曾遭歐美列強覬覦,日治時代及國民黨政權時期也長期視其為軍事要塞,現在則成為富含觀光與歷史魅力的島嶼群,吸引不少遊客前來。

極具個性的玄武岩地形

澎湖地勢相當獨特,玄武岩地形特別值得一提。除位於西端的花嶼之外,澎湖幾乎全域皆為玄武岩形成的熔岩臺地。這種地形是新生代末期熔岩穿破地殼噴出形成的,於東部、南部諸島特別多見。

澎湖群島有許多無人島,也有多處用作放牧山羊。現在東吉嶼、西吉嶼、「東與坪嶼」「西與坪嶼」獲指定為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澎湖群島有許多無人島,也有多處用作放牧山羊。現在東吉嶼、西吉嶼、「東與坪嶼」「西與坪嶼」獲指定為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例如在員貝嶼與桶盤嶼,便有搭乘小船從海上眺望玄武岩景觀的小型旅遊行程,頗受好評。垂直聳立的海蝕柱(岩盤受海洋侵蝕而形成的,具有險峻斜面、狀似柱子的岩石),或是呈放射狀的裸露地層,以及傾斜岩盤,這些都是澎湖特有的景觀。

桶盤嶼有許多海蝕地形,此處玄武岩地形在日落時觀看,整體染上一層橙紅色調,令人印象深刻。整座島呈臺地地形,中央為平坦高地
桶盤嶼有許多海蝕地形,此處玄武岩地形在日落時觀看,整體染上一層橙紅色調,令人印象深刻。整座島呈臺地地形,中央為平坦高地

由於現在臺灣(中華民國)並非聯合國會員國,未能締結《世界遺產公約》,因此未有正式獲得認定的世界遺產,不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已將數個場所指定為「世界遺產潛力點」,其中也包含了澎湖石滬群與玄武岩自然保留區,致力於推廣與宣傳。

靠觀光業維生的人們

近幾年,觀光業是澎湖最大的產業。漁業、農業與水產加工業比重逐年下降,服務業則有顯著成長。雖然澎湖受限於天候因素,旅遊旺季僅限夏季,然其獨特而美麗的自然景觀,依舊吸引許多人潮。

此外,除海水淡化事業與風力發電之外,政府也致力保存包括珊瑚在內的生態環境。澎湖群島號稱「臺灣海峽上的寶石」,讀者不妨也親自走一遭,看看島嶼的真實面貌。

目斗嶼燈塔,日治時代稱作北島燈臺。澎湖群島北部多暗礁,為航海困難之處。1902年6月完工
目斗嶼燈塔,日治時代稱作北島燈臺。澎湖群島北部多暗礁,為航海困難之處。1902年6月完工

採訪協助:王秀燕(長立旅行社)、郭金泉(長春大飯店)、陳盡川、陳旅、宮坂大智、林瑞祥(馬公會)

本文圖片全由筆者攝影、提供

標題圖片:澎湖玄武岩景觀,垂直聳立的石柱相當壯麗,能近距離觀察柱狀節理。玄武岩地形為黏度較低的熔岩所獨有的景觀。攝於西吉島。

關鍵詞

國防 臺灣 漁業 日本統治時期 離島 台灣海峽 澎湖群島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