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平殘影與日本

源平:名門標誌,榮光長存

歷史

2022年NHK大河劇《鐮倉殿13人》講述了北條義時的一生,他結識源賴朝後便走了好運,從伊豆的地方豪族一路爬上權力頂峰執權之位。主要登場人物中,平清盛、源賴朝、源義經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電視劇的前半段多半講的是治承壽永之亂(1180-1185年)發生的源平之戰吧。雖然是距今八百多年前的往事了,但「源」「平」作為開啟武士社會的一族,他們不僅被視為英雄,甚至對整個戰國和江戶時代的封建社會的結構、明治維新之後的文化,都產生了非常廣泛的影響。就連被稱為戰國三英傑的信長、秀吉、家康也曾極力攀附「源平」的榮光。

天皇賜姓

眾所皆知,源氏和平氏都是皇族後裔。都屬於「臣籍降下」,也就是脫離皇族身份的皇子們的子孫。

古代日本人的姓名採用的是「氏姓制度」。氏姓就是氏(Uji)和姓(Kabane)。氏是血親集團,姓表示階級地位。

舉個例子,飛鳥時代權傾一時的蘇我氏。蘇我是氏(Uji),姓(Kabane)是「大臣(Ooomi)」,大臣是最高級別。

再說回到臣籍降下的源平,「源」「平」原本是氏,但到了源氏和平氏誕生的平安時代,人們開始稱氏為姓(Sei),所以本文統稱為「姓(Sei)」(雖然漢字表記均為「姓」,但在本文中,讀作「Kabane」時,表「階級地位」,讀作「Sei」時則表示「血親集團,即氏」——譯注)。

此外,源平的姓(Kabane)是「朝臣(Ason)」。看漢字就能猜出,指的是「朝廷的臣子」。 所以,賴朝是源朝臣賴朝,清盛則是平朝臣清盛。

源平,再加上「藤原」「橘」,就是「源平藤橘」四氏。四氏被認為是日本人的姓(Sei)的源流。平安末期的京都,幾乎所有人自報家門時都會說自己是其中某家的子弟。源平對於日本人的姓就是這麼重要。

為了不造成誤解,特此補充一下,源氏和平氏並不都是賴朝和清盛這類武士,也有一些是貴族,被稱為「公家平氏」「公家源氏」。

清盛的正妻時子便出身於公家平氏中的堂上家,再往後看,活躍於幕末舞臺的岩倉具視則是公家源氏中的久我家旁支出身。

作為武家而興盛起來的,有以桓武天皇(第50代天皇,在位時期天應元年到延曆25年,即781年到806年)為家祖的「桓武平氏」,還有以清和天皇(第56代天皇,在位時期是天安2年到貞觀18年,即858年到876年)為家祖的「清和源氏」。

桓武平氏和清和源氏不斷分家,源氏子孫遷至信濃、攝津、大和、甲斐、常陸、河內等地,平氏子孫則遷至阪東、伊勢等地,他們定居下來,很快就憑藉強大武力背景力壓中央朝廷的貴族階層。

被視為河內源氏之祖的源賴信。標題圖片中的源義家的祖父。源賴朝、源(木曾)義仲、足利尊氏、新田義貞的祖先。一般寫作「源朝臣賴信」(圖片:《前賢故實》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被視為河內源氏之祖的源賴信。標題圖片中的源義家的祖父。源賴朝、源(木曾)義仲、足利尊氏、新田義貞的祖先。一般寫作「源朝臣賴信」(圖片:《前賢故實》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賴朝是河內源氏的子孫,清盛是伊勢平氏的子孫。

此外,支援賴朝參加源平合戰,最後就位鐮倉幕府執權的北條氏則一般認為是伊勢平氏(也有意見對北條家屬于平氏表示質疑),賴朝的戰友關東的千葉、三浦兩氏據說是阪東平氏。

室町幕府的將軍家——足利氏是河內源氏。擔任幕府守護的細川氏、斯波氏、今川氏也是足利氏的支流。

到了戰國時代,著名的武田信玄是甲斐源氏,上杉謙信的家族長尾氏則是阪東平氏。

雖然只列舉了冰山一角,但也可以看出源平確實奠定了武家強大的地位。

下一頁: 戰國三英傑也自稱源平後人

關鍵詞

天皇 鎌倉 武士 源氏 平氏 鎌倉時代 貴族 鐮倉殿13人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