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度甦醒的夢幻童謠詩人:金子美鈴
文化 歷史-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與一首詩宿命的邂逅
童謠,作為老少咸宜的詩歌,始於1918年7月發刊的童話童謠雜誌《赤鳥》。在其興盛期,曾有一位被詩人西條八十譽為「年輕童謠詩人中的巨星」的女性如彗星般曇花一現。
她便是金子美鈴。
金子美鈴(1923年5月、20歲)
《赤鳥》是在一場提倡為孩子們展開有藝術價值的創作的運動中創刊的。緊隨其後,《金船》《童話》等童話童謠雜誌也紛紛登上歷史舞臺。在童謠領域,《赤鳥》有北原白秋,《金船》有野口雨情,《童話》有西條八十,都是當時的一流詩人坐鎮,他們負責為投稿欄挑選投稿,致力於培養年輕詩人。
美鈴的作品主要發表在雜誌《童話》上,約有90首詩歌,她在當時是年輕童謠詩人崇拜的巨星。可惜天妒英才,1930年3月10日,年僅26歲便離開了人世。
之後,雖然很多人都追尋過美鈴,但她的作品與生平依然被歷史掩埋,只在文壇留下了「夢幻的童謠詩人」的傳說。
我第一次讀到美鈴的一首童謠《魚滿艙》,是在1966年。當時我還在上大一,那首童謠出自《日本童謠集》(岩波文庫)。
《魚滿艙》
朝霞映紅了天空。
漁船滿載而歸啦。
大尾沙丁魚
載滿艙啦。海灘上
熱鬧得像趕廟會一樣。
可是大海裡
成千上萬
沙丁魚的葬禮
還是要舉行吧。
讀完《魚滿艙》,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感覺《日本童謠集》裡收錄的三百多首作品全都在瞬間黯然失色。短短的10行文字,讓我心中的人類中心主義觀念頃刻顛覆。從我要活著,沙丁魚就該被吃的自我中心主義,驟然變成了感恩沙丁魚用生命養育了我的價值觀。
真有人能寫出如此驚豔世人的童謠!我還想看她更多的作品。從那之後,我便開始到處搜尋美鈴的蹤跡。
我去東京的舊書店街挨家挨戶地搜索帶有「美鈴」這個名字的書。國立國會圖書館和文學館我也去了,卻一無所獲。從童謠詩人佐藤義美那裡獲悉,美鈴是從山口縣下關投稿童謠一事的,包括她英年早逝一事也是。
之後,我獲贈了一本美鈴的童謠集《繭與墓》。這書是與美鈴同時代的投稿詩人壇上春清將美鈴在雜誌《童話》的投稿作品大約30首詩進行了匯總自費出版的。但之後的十多年就沒有絲毫進展了。到了下關也沒碰到知道美鈴名字的人,所以我改了方向,從寄出投稿作品的地方:下關某間書店著手重新尋找。
於是,事情終於出現轉機。從書店的線索一路到了美鈴親戚那裡,最後得知她的親弟弟上山雅輔住在東京,那時已是首讀《魚滿艙》之後的第16個年頭。上山手裡還珍藏著美鈴親筆謄抄的3本童謠集。共留下了512首童謠,超過了發表作品的5倍。我還從他那裡聽到了很多美鈴的往事。
3本日記是美鈴留下的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