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東京奧運!備戰中的選手們

伊藤美誠:「大魔王」降臨,令桌球王國中國生畏的20歲王牌選手

運動 東京2020

松原孝臣 [作者簡介]

自1988年以來,奧運桌球項目一直是中國隊的天下。而現在,終於出現了一個威脅到其地位的勁敵——20歲的伊藤美誠。她從出生前就已注定要成為桌球選手,自幼便一路輕鬆地完成堪稱嚴酷的訓練。這位日本王牌選手如今劍指東京奧運上,誓要為日本桌球界拿到第一枚奧運金牌,她的強大實力源於何處?

天生注定要走桌球選手之路

就像福原愛和石川佳純那樣,作為國家隊球員活躍在桌球界的選手往往都起步於幼年時代,經過長期艱苦訓練後嶄露頭角。伊藤也不例外。她從兩歲開始打桌球,並且從某種意義上,她可謂是從出生以前就已經具備了發展桌球才能的環境。

伊藤的母親美乃RI女士也是一位有過不俗戰績的桌球選手,高中時代曾經參加過校際比賽。在懷著伊藤的時候,她曾做了一個「試驗」。電視上播放桌球比賽的時候,她就給腹中的寶寶講解實況轉播的情景。「因為寶寶在肚子裡看不到圖像,所以我就做了一個簡易的長筒,一頭對著肚子,一頭放在嘴邊,給她講解實況。」據說,當時她並沒有要把孩子培養成選手的打算。只是一心想要告訴孩子自己熱愛並且曾經全身心地投入過這項運動。

開始接觸桌球以後,伊藤在母親的指導下,從幼稚園到小學低年級的幾年間一直堅持著練習。平日至少3、4個小時,休息日更是長達6小時以上。在以前的某次採訪中,伊藤回憶起當年的生活,說「最長的1天練習了8小時左右。有時就算第2天早上必須去上幼稚園或者上小學,也會練習到半夜兩點左右。」

10歲零2個月時參加全日本桌球錦標賽,首次獲得冠軍,刷新了福原愛創造的史上最年少冠軍紀錄,2011年1月19日,東京體育館(時事)
10歲零2個月時參加全日本桌球錦標賽,首次獲得冠軍,刷新了福原愛創造的史上最年少冠軍紀錄,2011年1月19日,東京體育館(時事)

如此長時間的訓練,或許會讓人聯想到「斯巴達」和「精英教育」。另外,從近年來人們普遍推崇的——小時候的訓練要讓孩子感到快樂,要讓他們喜歡上體育運動這種觀點來看,或許會有些格格不入之感。

針對伊藤小時候的這種經歷,有人批評「太過嚴酷」「超出了常規」。因為人們一直在反思,強迫孩子接受嚴酷的訓練,容易導致他們身心疲憊,變得厭惡、疏遠體育比賽,甚至被「壓垮」。

下一頁: 意志力支撐著成長

關鍵詞

東京奧運 帕運 桌球 東京奧運矚目選手

松原孝臣MATSUBARA Takaomi簡介與署名文章

1967年出生於東京都。早稻田大學畢業後,一度在出版社工作,擔任雜誌《Sports Graphic Number》的編輯10年後,成為自由撰稿人。在體育方面,他以奧運賽事為中心開展採訪活動,現場實地採訪了2004年雅典奧運以來的所有夏季奧運,以及2002年鹽湖城冬奧以來的所有冬季奧運。著作有《老年人是社會資源》(Hariu Communications)、《飛翔的女孩們——高梨沙羅和女子跳臺滑雪的挑戰》(文藝春秋出版社)、《向奧運獎牌得主學習 創造空前佳績的力量》(CrossMedia Publishing)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