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史普尼克危機

中國最尖端的「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

政治外交 科技 國際

當下,太空中出現了極具衝擊性的事態,被稱作「21世紀的史普尼克危機」。在本專題的開篇,我們請到了外太空法研究領域第一人、參與制定了日本宇宙政策的慶應義塾大學研究所法務研究科教授青木節子女士,她將為大家介紹成功發射了集高科技之大成的「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並在太空領域逐漸成為超越美國的宇宙強國「中國」的動向。

青木節子 AOKI Setsuko

歷任日本防衛大學社會科學教室副教授、慶應義塾大學綜合政策系教授等職,2016年4月起任慶應義塾大學研究所法務研究科教授。1983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法學系法律專業,1990年在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大學法學系附屬航空與宇宙法研究所讀完博士課程,1993年獲授法學博士。專業領域為國際法和宇宙法。

中國不斷在其他國家建立基站

――剛才提到的「墨子」號衛星與地面傳輸量子信號時,基站是否位於中國國內呢?

青木 單就這些通信實驗來說,奧地利和義大利的科學家都分別在各自國家接入「墨子」號,成功完成了實驗。

衛星在軌道運行速度極快,要確保順利與其交換資訊,就必須在地面多個地點建立不同角度的波道。這需要用到非洲和南美等不同地點的基站。

――也就是說中國在使用各大洲的多個基站。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青木   中國為其他國家製造和發射通信衛星、遙測衛星等靜止衛星,並幫助他們進行管理,作為回報,這些國家允許中國使用他們國內的基站。

奈及利亞、玻利維亞、寮國和阿爾及利亞分別於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7年委託中國發射和管理衛星。預計今年剛果民主共和國也將加入這個陣營。

中國還在拉美和非洲不斷增設用於觀測空間物體位置和軌道的太空態勢感知(SSA)網站。這相當明確要對抗美國及其盟友構建的SSA網路。

――馬漢(*3)在《海權對歷史的影響》一書中闡述了何為海軍力量,主張要想成為擁有霸權的海軍強國,就必須牢牢把握港口和港口通道。當年大英帝國來到亞洲之時,就控制了可倫坡、新加坡和上海等港灣。有沒有略微感覺到歷史在重演呢?如果不能接入在全球各地佈設的基站,「太空霸權」就無從談起。北京方面似乎非常清楚這一點。

青木   讓我們思考一下,今後如果想要進一步探索比月球更加遙遠的火星等「深空」,可能會在哪些方面展開競爭。

簡而言之,大家都想自由利用太空,比如說,希望自由地向太空運送物品。如果要定居,則希望自由地選擇地點、自由地活動。競爭會圍繞這些方面展開。

具有這種長遠思維的國家只是少數,主要是美國和中國。如果拋開執行力度不談,歐洲作為共同體也勉強可以算在其中。也就這幾個。日本不僅不具備這樣的能力,連這種想法都沒有。莫如說,日本考慮得更多的,大概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向美國推銷自己的實力,以及能否借此加強日美同盟關係。

nippon.com編輯部

標題圖片:圍繞地球飛行的人造衛星示意圖(MIyabi-K/PIXTA)

(*3) ^ 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美國軍人、戰略家(1840~1914年)。其主要著作《海權對歷史的影響》是一部分析了海軍力量的歷史作用和影響力的名著。他提倡海權論,主張加強海軍力量,對各國領袖產生了影響。

關鍵詞

美國 中國 蘇聯 宇宙開發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