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繼承的重要儀式:「即位之禮」與大嘗祭

政治外交 文化 歷史

齊藤勝久 [作者簡介]

新天皇繼承皇位的主要儀式將在今年秋季相繼舉行。10月22日將邀請195個國家的代表,舉行天皇陛下向國內外宣佈即位的「即位禮正殿之儀」。11月14日傍晚到次日淩晨,將按古禮舉行一代天皇惟有一次的大型神道儀式——大嘗祭。

宮內廳對「神格化秘密儀式」的說法予以否定

但社會上一直存在各種流言蜚語,有人說這是天皇在殿內舉行的「秘密儀式」,完全不公開,殿內設有臥榻,所以「新天皇通過與神共寢而獲得神格」。對此,宮內廳上一次回應稱「臥榻是神明(天照大神)休息的地方,並沒有寢具用品,天皇陛下並不會躺在上面」,否定了大嘗祭是天皇神格化的儀式這種流言。

現在沒有任何關於大嘗祭的法規。雖然戰前舊皇室典範中有所規定,但戰後的現行典範刪除了相關規定。上一次,政府依據憲法上規定「國家不可從事任何宗教活動」的政教分離原則,並未將大嘗祭定為國事行為(國家儀式)。但此次政府判斷「憲法規定皇位世襲,(從7世紀天武天皇開始的)大嘗祭是一項傳統的皇位繼承儀式,具有公事性質。如果著眼於這一點,那麼即便是帶有宗教性質的儀式,也可以允許公費支出」。於是,大嘗祭被定位為一項具有公事性質的皇室活動,其費用將從作為皇室公共活動經費的「宮廷費」中支出。

對此,秋篠宮殿下發表言論稱「應該使用作為天皇家私人生活費的『內廷費』而不是國家經費來舉辦儀式」,引發軒然大波。同時大家也了解到,殿下曾向宮內廳提出了非常具體的建議,稱「不用為了大嘗祭而新設祭祀場所,可以在舉行新嘗祭等宮中祭祀的『新嘉殿』舉行,由此縮減費用」。

宮內廳這次決定,將大嘗宮的規模較上一次縮小20%,針對上一次全部採用木建築,這次將改為部分採用預製板來建造,核心建築悠紀殿和主基殿由茅草屋頂改為板材屋頂,邀請的觀禮嘉賓人數控制在700人左右,較上一次減少200人。但由於人事費和材料費暴漲,大嘗祭的經費仍將達到27億多日圓,較上一次增加4億7000萬日圓。

大嘗宮原本是為了特別的祭祀活動而建,一夜儀式結束後就要立刻拆除的簡易建築。但上一次的大嘗宮接近舊憲法下天皇神格化時的狀態,所以建造費用才變得非常龐大。不過,一些參加了上一次儀式的觀禮人員表示「雖然氣氛是有了,但什麼都看不見,而且天氣寒冷,中途離場的人很多」。此次的大嘗祭也將在國民對祭祀活動理解度不高的背景下進行。

標題圖片:出席「即位禮正殿之儀」,向天下昭告即位的天皇陛下和和皇后陛下(當時),1990年11月12日於皇居宮殿「松之間」(時事)

關鍵詞

皇室 天皇 皇位繼承 生前退位 登基 令和

齊藤勝久SAITŌ Katsuhisa簡介與署名文章

媒體人。1951年生於東京。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政經系。曾在讀賣新聞社會部擔任司法記者,1986年至1989年期間負責宮內廳相關新聞報導,對「昭和時代的最後日子」和平成年代的開啟進行了採訪報導。在醫療部也擔任過採訪編輯工作。2016年夏成為自由記者。2018年5月開始在nippon.com上分6次連載「傳奇間諜佐爾格」。同年9月開始「聚焦兩次新天皇即位」的長期連載。多年來一直從事近現代史相關話題的採訪和寫作活動。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