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蹲」人數千萬,對策何在?

醫療健康 社會

「如果沒有恰當的對策,任其發展下去,日本的『家裡蹲』將超過1000萬人。」這是筑波大學醫學醫療系教授、精神科醫生齋藤環發出的警告,他一直致力於讓全社會廣泛了解「家裡蹲」現象。我們請他來談談日本家裡蹲的現狀和今後的對策。

「家裡蹲」對策

那麼,家裡蹲的家人應該怎麼做才好呢?

齋藤介紹了一名在家中蟄居5年的21歲男子的案例。在這個案例裡,男子的父母先接受了諮詢輔導,不再大聲鼓勵兒子,避免一切干涉,結果家庭關係逐漸有所改善。4個月後,其本人也前來就診,開始接受家裡蹲日間看護治療。他和喜歡遊戲的成員熟悉起來,就診兩年後開始上函授高中,而且從未缺席定期開設的面授課。他的成績也很好,現在狀態很穩定。 

下面根據齋藤的經驗,介紹部分對策。對於家裡蹲當事人來說,家人是首要支持者。因此,首先家人要徵求精神科醫生的意見,或接受諮詢輔導。其次,通過參加外面的家裡蹲家屬會,保持與社會的連接,然後在他們與家人和社會之間逐漸建立起更廣泛的連接。家人持續接受諮詢輔導,同時尋求家裡蹲區域中心、精神保健福利機構窗口或民間援助團體的支持,父母學會應對家裡蹲的方式。這樣的話,「家裡蹲」本人也會慢慢發生變化。

齋藤說,對於家裡蹲逐漸老齡化的問題,家人不要感到羞恥,也不要顧忌世俗的非議,應主動申請身障人士養老金和生活補助。父母趁著自己還健在的時候制定生活計畫,讓步入中老年的子女能夠生存下去,這一點很重要。遺憾的是,日本政府現在還沒有行動起來制定重大政策或建立有效的體系,也看不出政府對此有危機感。所以,重要的是自己要未雨綢繆。

就業和上學並非最終目標

由於微不足道的原因不想外出,斷絕與社會的聯繫,這種狀態一旦長期持續,就會引發抑鬱、社交恐懼、晝夜顛倒等精神症狀。因此,他們需要儘早與社會建立連接。齋藤強調,家裡蹲的出路在於「其本人能夠積極接納自己的狀態」。他最後總結說,他們的最終目標並不一定是就業和上學。

相關報導 › 針對生活感到痛苦的人:來自精神科醫生的小小建議

採訪、撰文、攝影:nippon.com編輯部

標題圖片:齋藤環在東京內幸町的日本外國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2019年7月29日)

關鍵詞

犯罪 事件 家裡蹲 活得痛苦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