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蹲」人數千萬,對策何在?

醫療健康 社會

「如果沒有恰當的對策,任其發展下去,日本的『家裡蹲』將超過1000萬人。」這是筑波大學醫學醫療系教授、精神科醫生齋藤環發出的警告,他一直致力於讓全社會廣泛了解「家裡蹲」現象。我們請他來談談日本家裡蹲的現狀和今後的對策。

世事艱難,生活不易

齋藤認為,應該把家裡蹲看作是「由於偶然因素而處於困境中的健全人」。現代社會臨時聘用的情況很多,而且隨著社會老齡化的發展,有些人為了照顧父母不得不辭去工作,他們要想再就業並非易事。不得不說,現在世事艱難,生活不易。

齋藤表示,「個人不受尊重的狀況仍在持續」,他進一步分析說,「對於社會和家庭沒有用的個人,會被看作沒有價值的人。聽到『一億總活躍時代』這個詞,他們會覺得自己無法大顯身手,沒有價值。這些因素對家裡蹲形成巨大的壓力」。

起因多是遭受霸凌和騷擾

據說導致「家裡蹲」的主要原因是遭受霸凌或老師的職權騷擾,而緣於虐待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情況極少。齋藤用圖表的形式解釋說(參照圖表),閉門不出超過一定時間變成長期行為,就會陷入惡性循環,即形成所謂「家裡蹲系統」。通常,個人、家庭和社會三者彼此之間都是有連接的,一旦開始蟄居家中閉門不出,就切斷了與家庭和社會的連接,而且家人也會因「羞恥」意識逐漸喪失與社會的連接。如果這種狀態長期持續,再想依靠自己的力量重返社會就很困難了。這就是所謂的「8050問題」——供養著中老年子女的父母們,他們自己日益老齡化並處於孤立無援之中。

在家裡蹲群體中,發現有家庭暴力的占整體的10%。齋藤警告說,「長期蟄居在家裡的人,會認為自己的人生沒有意義,自己是個沒有存在價值的人,他們的心情會變得非常糟糕。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過於痛苦,便轉而認為『是家人的教育方式不當造成的』。即使沒有受到虐待,他們也會自認為遭受了虐待,這種對家人的恨意很容易發展成暴力行為。一旦施暴,就會像上癮一樣,逐步升級」。

對於家庭暴力要堅決拒絕,可以採取這樣的應對措施,事先警告家裡蹲本人,「如果施暴我就會報警,或者離家避難」,並且在暴力發生的當天就要付諸行動。「離家避難之後立即與家裡蹲本人取得最低限度的聯絡,以一週為限,和他們約定以後絕對不再施暴,再尋找回家的時機」。

下一頁: 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社會問題

關鍵詞

犯罪 事件 家裡蹲 活得痛苦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