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Journal》身障選手訪談錄

日本盲人門球隊的防守重鎮——浦田理惠

運動 東京2020

日本女子盲人門球隊在2012年倫敦帕運上為日本贏得了第一塊團體賽金牌,身為隊長的浦田理惠為球隊做出了巨大貢獻。她在國際上被譽為日本隊的防守重鎮,本文請她向讀者講述盲人門球(Goalball)運動深不可測的魅力。

浦田理惠 URATA Rie

1977年生於熊本縣。日本女子盲人門球(Goalball)隊替補隊員。中間第一防守位置。20歲時患視網膜色素變性,雙目失明。受此打擊,她曾一度一蹶不振,但在接觸了盲人門球後,被這項運動深深吸引。參加比賽僅3年後,2008年北京奧運首次獲得帕運參賽資格,在2012年倫敦帕運上摘得金牌。2016年里約帕運獲得第5名。是活躍在日本女子盲人門球隊的防守之神。2016年之前,一直是以日本代表隊隊長的身分率隊參賽。

在比賽中通過所有聲音捕捉資訊

在練習中重點訓練的是哪些部分呢? 

浦田 需要強化體能和肌肉,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訓練隊員之間在感覺上如何協調一致。我們的眼睛是看不見球場的,但我們還是緊盯著球場。看不見,但是也能看見。比如對方球場從一端到另一端的距離,對方球員站在什麼位置,我們都是能「看見」的。為了正確地「看見」這些情況,我們會讓皮球落在不同的位置,訓練隊員「捕捉聲音」的能力。具體來講,球門寬9公尺,我們在球門處每隔1公尺編一個號碼,通過移動的腳步聲和皮球投出的位置做出預測。除此之外,平時還會進行這樣一些訓練,比如通過聲音判斷皮球滾動的軌跡,決定用身體的哪個部分去擋住皮球的去路。

眼睛看得見的人可以在目力所及的範圍內保持平衡,而看不見的人需要始終保持自己身體動作的固定化。也可以說是為了穩定發揮技術水準,才制定出標準吧。所以,了解自己身體的動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訓練。

您剛才談到「捕捉聲音」,具體來講,在整場比賽中會捕捉到哪些聲音呢? 

浦田 對方的腳步聲和呼吸的節奏都可以成為判斷對方疲勞程度的依據,在進攻方面,有時也會利用聲音聲東擊西迷惑對方。另外,也有選手佩戴護腿或護胸,在判斷皮球擊中的聲音時,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判斷依據。比賽中確實可以聽到各種聲音呢。我是參加比賽大約1年後才明白這一點(笑)。

下一頁: 磨練敏銳感覺的體育比賽 

關鍵詞

帕運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