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版物怪 唐傘》:人氣電視動畫睽違17年後電影化復活 導演談系列作品的現況

影訊 動漫

稻垣貴俊 [作者簡介]

以浮世繪及和紙為主題,獨樹一幟的世界觀與畫面呈現,加上深入描繪人類真實情感的嚴肅劇本,這些元素使得2000年代的電視動畫《物怪》獲得熱烈支持,並於17年後重返螢幕。此次訪問了曾擔任電視版系列導演,並在《劇場版物怪 唐傘》中首度挑戰長篇電影的中村健治導演,他將分享系列作品的現況,以及以大奧為背景的故事秘辛。

中村健治 NAKAMURA Kenji

1970年出生。2006年,首次擔任導演的作品《化貓》(《怪 〜ayakashi〜》其中一篇故事)受到熱烈迴響。之後,擔任了從《化貓》衍生而來的電視動畫《物怪》以及多部作品的導演。執導的作品涵蓋多種範疇,從社會議題到日常生活,並以色彩鮮豔的畫面和嶄新的詮釋方式構築出獨特的世界觀。其他擔任導演的電視動畫作品還包括《C》(2011)、《釣球》(2012)、《新科學小飛俠(GATCHAMAN CROWDS)》(2013)、《新科學小飛俠 insight(GATCHAMAN CROWDS insight)》(2015)等。

視覺翻新,新主角登場

時隔17年的復活,全面翻新了與電視版不同的視覺呈現,只保留了視覺概念。中村導演表示:「就像由一個人繪製的畫作,像畫卷般延續下去。」

歌山所率領的大奧女中。左右屏風的畫作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TWIN ENGINE
歌山所率領的大奧女中。左右屏風的畫作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TWIN ENGINE

主角「賣藥郎」是個謎樣的角色,從電視版開始,他的背景和個性始終未被明確描繪。這次的電影由漫畫家永田狐子負責角色設計,並首度由神谷浩史擔任賣藥郎的聲優,打造出與電視版截然不同的「新」賣藥郎角色。他攜帶的退魔之劍、天秤和藥箱等物品的設計也全部煥然一新。

即便如此,正如導演所斷言,「提到《物怪》,就一定會想到賣藥郎」,賣藥郎是這個系列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他們從未考慮過讓其他角色擔任主角,或全面從零開始重新設計。導演提到,「雖然是打造不同的角色,但我想保留(電視版中)賣藥郎的形象」,最終花費了超過10個月的時間才完成這個全新的設計。

新的賣藥郎是「會主動跳進事件中心的類型。平時看似冷漠,但其實是一個想要拯救陷入危機中的人的熱血男人」(中村導演)。©TWIN ENGINE
新的賣藥郎是「會主動跳進事件中心的類型。平時看似冷漠,但其實是一個想要拯救陷入危機中的人的熱血男人」(中村導演)。©TWIN ENGINE

據導演分享,《物怪》從製作電視版開始就意識到海外的發展。其視覺設計的根基源自日本畫和浮世繪,電視版引用並參考了伊藤若沖(1716-1800)等名畫家的作品。這次為了保有「大奧」這一設定的真實感,並未使用實際存在的作品,但絲毫不改對日本畫的敬意。

「雖然《物怪》的視覺效果是以扭曲變形等誇張的方式呈現「日本」,但我們非常注重拿捏分寸,避免過度表現。當然,因為浮世繪的背景全不模糊,所以《物怪》與其他動畫不同,絕對不會將背景模糊處理,也禁止隨意讓畫面發光。」

為了讓全體工作人員都能掌握這些細節規範,製作了一本「非常厚」的規範手冊。©TWIN ENGINE
為了讓全體工作人員都能掌握這些細節規範,製作了一本「非常厚」的規範手冊。©TWIN ENGINE

為了呈現出獨一無二的視覺效果,技法之一是結合CG與和紙質感。本作的一大特色即是畫面整體呈現出宛如和紙般的質感,而這次在影片中正是直接使用了真正的和紙作為畫面上的濾鏡。「電視系列使用了各種不同的濾鏡,但電影是在大螢幕上觀看,我們希望呈現出和紙纖維才有的真實質感。」

本作已經在海外的電影節上映過。導演表示:「正因如此,我希望能以日本文化作為亮點。」同時,也意識到過去海外觀眾的回饋。「以前有觀眾反映電視系列的色彩看起來比較黯淡,所以這次希望呈現出讓海外觀眾也覺得鮮豔的畫面。由於故事設定為大奧,我認為可以更加華麗一些,因此特別提升了色彩的飽和度。」

故事中的關鍵人物——人偶。為什麼一隻眼睛……?©TWIN ENGINE
故事中的關鍵人物——人偶。為什麼一隻眼睛……?©TWIN ENGINE

下一頁: 《物怪》的起源與精髓

關鍵詞

卡通 浮世繪 動漫 動畫 電影 妖怪 和紙 大奧

稻垣貴俊INAGAKI Takatoshi簡介與署名文章

撰稿人、編輯。海外電影評論家。影評、專欄、採訪報導等撰寫內容多元,刊登在書籍、雜誌、電影手冊、網媒等眾多媒體。同時擔任日本國內舞臺作品的調查研究與諮詢顧問,近年參與的作品有《潘朵拉之鐘》(杉原邦生導演)和木之下歌舞伎等作品。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