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樣」日本漫畫興盛的原點就在大阪 劇情漫畫與劇畫誕生的城市

文化 娛樂 漫畫 動漫

日本動畫之所以受到全世界矚目,因其豐富的題材與多元的價值觀。從科幻機器人、忍者題材,到奇幻、運動、政治、經濟、醫療等作品都有。故事人物擁有鮮明的個性,許多角色擁有內心脆弱的一面。這種多樣性的源頭,在於身為動畫原作的漫畫本身就有非常豐富的題材。那麼,說到日本漫畫是如何成為孕育豐富故事的媒材呢?解開這道謎題的關鍵,就在大約80年前的大阪。

在浪速的批發街中誕生的手塚治虫「新金銀島」

漫畫的「進化」是以現在的大阪市中央區松屋町為舞臺展開。這一帶自古以來都是整排商家經營人偶、玩具、零食、紙製品等物的批發商。但沒有多少人知道,這裡以前也曾有過幾間小出版社。

大阪市中央區松屋町的商店街。如今依舊被稱作「搜町(まっちゃまち)」或「雜町(ごっちゃまち)」,林立著許多批發商和專門店(PIXTA)
大阪市中央區松屋町的商店街。如今依舊被稱作「搜町(まっちゃまち)」或「雜町(ごっちゃまち)」,林立著許多批發商和專門店(PIXTA)

1960年的大阪市中央區松屋町(共同)
1960年的大阪市中央區松屋町(共同)

如今出版的中心地是東京,但直到江戶時代為止,卻是大坂(大阪的舊稱)、京都、東京三強鼎立。明治時,大阪也有突出的出版社,例如出版《猿飛佐助》等故事書,而讓「立川文庫」聲名大噪的立川文明堂。大阪的出版社大多集中在現在的大阪市中央區南船廠的心齋橋到松屋町一帶。

太平洋戰爭結束後不久的1947年1月時,與松屋町比鄰的十二軒町中,出版實用書的育英出版社推出了一本漫畫單行本。那是酒井七馬負責原案、統籌,手塚治虫負責作畫的《新金銀島》。酒井是戰前就以漫畫家、動畫師之姿活躍於業界的資深老手。手塚治虫雖在後來被譽為「漫畫之神」,但這時還只是個就讀大阪大學醫學專門部的學生。

手塚治虫作畫的《新金銀島》(筆者攝影)
手塚治虫作畫的《新金銀島》(筆者攝影)

前一年,也就是1946年7月,手塚跟著漫畫家前輩大坂とき,去拜訪酒井的家。當時,酒井與手塚臭味相投,提出合作的想法。手塚就讀舊制北野中學(現在的大阪府立北野高中)時,就已經在摸索「並非小說,也非漫畫」的新式漫畫,因此他爽快地答應。兩人確立以酒井的分鏡稿為基礎,由手塚來作畫的分工創作。

《新金銀島》敘述少年主角為了尋找畫在地圖上的寶藏而出海,卻被海盜襲擊,並因暴風雨遇難,漂流到一座未知的島嶼。沒想到,這座島就是地圖上標示的寶島。當少年動身探險,海盜們又再度襲來…這是一部改編英國作家史蒂文森的冒險小說《金銀島》的故事,驚濤駭浪的劇情抓住了戰後孩子們的心。

「賣了四十萬部的暢銷作品」──這個數字是手塚自己說的,不過從戰爭結束後不久的紙張流通量和印刷技術推算,實際數字應該是幾萬部。即使如此,對兒童漫畫來說,依舊是個驚異的成果。

下一頁: 異端「故事漫畫」風潮

關鍵詞

卡通 漫畫 大阪 動漫 石森章太郎 手塚治蟲 松本零士 藤子不二雄 齊藤隆夫 劇畫 故事漫畫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