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十一面觀音菩薩立像
視覺日本 文化 歷史 藝術-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優美的站姿,令人歎為觀止。
如花綻放奈良都,而今正盛時。
《萬葉集》中這首和歌描寫了奈良古都的景象,如同櫻花盛開滿城飄香時一般極盡繁榮之勢。如此繁華盛世,或許也曾映入這尊佛像細長而莊嚴的眼眸之中。這尊十一面觀音菩薩立像製作於天平時代,當時建於奈良的京城平城京的文化盛極一時。佛像用多張面孔表現了觀音菩薩救助多種苦難的神通之力。
天平時代是美術史上的年代劃分,指奈良時代(710-793年)中佛教藝術最鼎盛的時期。雖然有觀點認為等同於奈良時代,但我一直把710年到783年這段時期定義為天平時代。倫理學者和辻哲郎在《古寺巡禮》一書中,盛讚這尊製造於8世紀60年代的佛像為「天平第一名作」。
這尊十一面觀音像本是大御輪寺的本尊。大御輪寺是一座神宮寺(神社內附設的佛教寺院──譯註),位於以三輪山為神體山的大神神社中。奈良時代,為了讓神佛信仰共存,日本開始出現「神佛習合」現象,也就是將日本本土信仰和佛教融合折衷。當時修建了依附於神社的寺院,神殿內供奉的神體主要是鏡子和寶劍,而寺院供奉的本尊則是佛像。
時移世易,1868(慶應4)年,隨著明治政府「神佛分離令」的頒佈,作為神社內的神宮寺,大御輪寺遭到廢棄。於是,便將這座觀音像交由來往密切的聖林寺保管。1878(明治11)年,美國哲學家Ernest Fenollosa應日本政府邀請來到東京帝國大學執教,同時致力於對日本美術的研究。他在考察這尊佛像時,驚歎於佛像的優美,便捐贈了一個帶車輪的可移動佛龕,以備萬一遭遇不測,便於撤離避難。
當時,許多佛像在廢佛毀寺運動中遭到破壞或遺棄。Fenollosa卻認同其文化價值,積極開展佛像保護工作。他的努力終於獲得成果,1897(明治30)年頒佈了《古社寺保存法》,1899年,這尊佛像依據該法成為國寶。二戰後,根據1951年制定的《文化遺產保護法》,又成為第一批被指定為國寶的文物。
這尊佛像採用「木心乾漆」工藝製作而成,在以木料製成的胎型(頭部與身體是一整塊木材)上貼麻布,再將木粉和漆混合起來調製成「木屎漆」,塗在表面進行塑形。到了奈良時代後半期則不再雕刻佛像,而是改用堆砌法,以表現出手指的柔軟狀態。這尊佛像也表現出了一根根髮絲的質感,並透過厚塗一層木屎漆來強調衣服的褶皺紋理。頭部有一定的縱深感,營造出了整座佛像的厚重感。
這個時代製作佛像的關鍵字是「寫實的完成」。所謂寫實,指的是不加入主觀感受,如實表現。從飛鳥時代到白鳳時代,隨著時代的變化,雕刻工藝的完成度不斷提高,到了天平時代,開始製作出栩栩如生的寫實佛像。這尊佛像不愧是佛教和佛教藝術繁榮時期的奈良古都的寶物。
十一面觀音菩薩立像
- 像高:209.1cm
- 時代:奈良時代後期
- 收藏:聖林寺
- 指定:國寶
標題圖片:十一面觀音菩薩立像(聖林寺收藏)
攝影:六田知弘
藝術 傳統藝術 歷史 傳統文化 傳統 美術 日本文化 宗教 寺廟 佛教 神社佛閣 佛像 藝術品 神佛分離 神佛習合 天平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