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老齡化社會「日本」:關注衰老

髖關節疼痛者的福音:用鏡頭記錄妻子的髖關節置換術

社會 生活 醫療健康 技術

日本女性受特有的生活習慣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容易出現髖關節錯位,進入中老年後,容易誘發「髖關節炎」。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就是一種常見的有效治療方案。我在手術現場,親眼目睹了最先進的機器人手臂技術如何輔助骨外科醫生施展指上工夫。

辛勞的髖關節

放在理科教室一隅的人類骨骼標本,相信大家都見過,也都還記得吧。位於身體中段,左右對稱,起著支撐骨盆以上的上半身和連接下半身的作用,是雙腳行走的關鍵。這就是「髖關節」。

這個關節的外形,像一個小球鑲嵌在碗裡。乍一看,結構簡單,卻可向上下左右等各方向運動,相當靈巧。

人體骨骼中,最長的要數髖骨。髖骨頭與包裹髖骨頭、充當屋頂功能的碗狀髖臼,如果對位良好,則處於最佳的運動狀態。球狀的髖骨頭,在髖臼這口碗裡滑動,就能向各個方向運動。

大概20年前,我有個拍攝人體骨骼標本的機會。當時,我就對髖關節的小球和小碗做了各種操作。結構簡單得驚人,卻又如此精妙地組合在一起,讓我感受到了一種神秘力量。

髖骨頭被牢牢地吸附在髖臼上,卻又可自由旋轉。髖關節靠著這對搭檔的舞蹈而靈活躍動

髖骨頭被牢牢地吸附在髖臼上,卻又可自由旋轉。髖關節靠著這對搭檔的舞蹈而靈活躍動

髖關節炎

髖關節既然如此像大車輪一般活躍,那麼隨著身體老化,開始發出悲鳴,就一點也不奇怪了。關節的球和碗之間有軟骨,起著汽車減振器的作用。當軟骨受到磨損,或髖關節周圍的肌肉萎縮,或髖骨頭出現空洞等等,這些都會引發疼痛。如果僅靠緩解疼痛的保守治療,也依然無法減緩疼痛時,就需要考慮進行手術,把損傷嚴重的髖關節摘除,置換成人工髖關節。

約80%的日本中老年女性,由於先天因素,髖臼偏淺,所以不能完全包裹髖骨頭部,最終多會引發髖關節炎。

我妻子也不例外,患上了髖關節炎。

美國史賽克公司生產的植入關節。重250g。實際的髖骨頭部重量約150g,所以術後體重會增加100g左右

美國史賽克公司生產的植入關節。重250g。實際的髖骨頭部重量約150g,所以術後體重會增加100g左右

妻子與髖關節的鬥爭,年頭已久。自高中時期髖關節出現不適以來,持續了半個世紀之久。問題不僅在於髖關節本身的疼痛,還在於為減輕疼痛的畸形動作,導致骨盆傾斜,出現了長短腿,時常難以完成長距離的步行。每次發作,都嘗試各種治療方案,一直縫縫補補到了年近七旬。

我也時常給她按摩搓揉腰腿,也去求過神拜過佛,盼望她能好轉。但是,或許是軟骨被磨損得無可再磨,她終於忍受不住疼痛,決定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我家附近有玉川醫院(東京都世田谷區)。髖關節手術量年超1000例,可謂日本頂級水準。妻子以往一直在這裡看病,這次非常幸運,由髖關節中心主任松原正明醫生主刀。松原醫生是日本髖關節手術的第一人。這正是個好機會,可以向受這一病痛折磨的400萬名患者,分享手術最前線的資訊。出於這一考慮,我提出了採訪申請,在特別許可下,獲准拍攝妻子手術的全過程。

術前檢查項目之一,骨密度測定。女性在閉經後,由於雌激素減少,骨密度會急劇降低,所以容易患骨質疏鬆

術前檢查項目之一,骨密度測定。女性在閉經後,由於雌激素減少,骨密度會急劇降低,所以容易患骨質疏鬆

下一頁: 術前討論會

關鍵詞

機器人 醫療 老齡者 老年人 老齡化 高齡化 高齡化社會 高齡者 醫院 骨骼 股關節 骨頭 年老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