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然共生:二十四節氣在日本

寒露

文化 生活 社會 歷史 飲食

進入寒露後,天氣少雨乾燥,連日晴空萬裡。人們切身感受到秋意愈濃。

寒露在西曆的10月8日前後。空氣清澈,露水生寒。此時迎來秋收時節,日本各地都會舉辦運動會或感恩活動。大雁和野鴨等候鳥陸續飛到日本越冬。涼意襲人的夜晚,蟲鳴聲響徹天地。

運動會和體育節

此時,日本的中小學舉辦一年一度的運動會。運動會一般在秋季舉辦,不過為了避開颱風和酷熱,越來越多的學校選擇春季。

據說日本最早的運動會是1874(明治7)年3月在東京築地的海軍士官學校「海軍兵學寮」舉辦的「競鬥遊戲會」,契機是一位英國教師引入了自己國家的競技運動項目。19世紀90年代在全國的小學普及,以「體育活動」之名固定下來,也有中學叫「體育節」。項目豐富多彩,從賽跑、跨欄跑、接力賽等田徑項目,到投籃比賽等遊戲和舞蹈項目,不一而足。

運動會的組織形式也與時俱進,不少小學開始事先分發「號碼牌」,或各年級輪換場地進行,這樣家長就不用為拍照而占位置了。

小學生賽跑比賽(左)和投籃比賽(PIXTA)
小學生賽跑比賽(左)和投籃比賽(PIXTA)

長崎九日節(10月7-9日)

長崎九日節是長崎市諏訪神社秋季舉辦的傳統慶典活動,從江戶時代起已延續了380年之久。「九日節」在日語中讀作「kunchi」,因為在陰曆的9月9日舉行,而「9」一直被視為吉利的陽數,所以把「九日」(kunichi)諧音作「kunchi」,據說這就是長崎九日節這個詞的來源。

長崎九日節由市內各町輪流擔任向神靈獻舞的「踴町」,每7年承辦1次。踴町的表演佇列最前面由一人扛起一個100多公斤重的「傘矛」(在大型傘上插有矛、花卉的慶典裝飾物——譯註)。每年表演的節目不同,其中由36個人默契配合把肩上1噸重的「太鼓山」拋向上空的表演技藝精湛;生動展現單龍戲珠的「舞龍」等節目也是壓軸好戲。

節日期間有吃紅豆飯、醋拌蘿蔔絲石榴籽、泥鰍湯等九日節料理的習俗。

舞龍(長崎縣觀光聯盟)
舞龍(長崎縣觀光聯盟)

下一頁: 伊勢神宮的神嘗祭(10月15-17日)

關鍵詞

稻米 伊勢神宮 神嘗祭 長崎 運動會 鯖魚 柿子 二十四節氣 寒露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