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然共生:二十四節氣在日本

白露

生活 文化

白露時節,秋意漸濃。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後凝結成露珠,遠遠看去像是罩上了一層白色。

鶴岡八幡宮的例行大祭(9月14-16日)

1063年,源賴義將京都石清水八幡宮的分社請到鐮倉由比濱祭拜,由此創建了鶴岡八幡宮(神奈川縣鐮倉市)。之後,源賴朝將神社移到現址,當作鐮倉幕府的大本營。鐮倉時代的史書《吾妻鏡》中記載,1187年8月15日舉行了放生會(基於佛教思想,將捕獲的野生動物放歸原處,告誡人們不可殺生的儀式)和流鏑馬神事,後成為鶴岡八幡宮的例行大祭,延續了800多年。9月16日舉行的流鏑馬神事由弓箭手扮成武士,騎在賓士的駿馬上瞄準箭靶射箭。據說,過去曾藉這種活動方式來集結兵力。

鶴岡八幡宮舉行的流鏑馬神事(小笠原流)
鶴岡八幡宮舉行的流鏑馬神事(小笠原流)

鶺鴒

二十四節氣又細分為「七十二候」,其中9月13日左右為「鶺鴒鳴」,所以一般認為鶺鴒是入秋後開始鳴叫的鳥,但其實它的鳴叫聲全年都能聽到。鶺鴒在地面上行走時尾巴上下擺動,看似在敲打地面,日本人稱其為「敲石雀」,但在中國,它又名為「點水雀」。據神話記載,創造了日本列島的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夫妻二人就是在鶺鴒的教導下懂得如何繁衍子孫後代的,所以鶺鴒在日本是多子多孫的象徵。

白鶺鴒(PIXTA)
白鶺鴒(PIXTA)

下一頁: 昆布

關鍵詞

菊花 昆布 二十四節氣 白露 重陽節 茄子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