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佛教」系列

第2回:大乘佛教的登場

文化 歷史

佐佐木閑 [作者簡介]

佛陀寂滅後500年,宣說新教義的佛教不斷登場,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這類新型佛教叫作大乘佛教。「日本的佛教」系列第2回將介紹釋迦牟尼的教義傳入中國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大約2500年前佛陀在印度創立了佛教,此後其勢力範圍不斷擴大。尤其到了西元前3世紀,孔雀王朝第3代君主阿育王成為佛教信徒後,佛教一躍興盛起來。學界普遍認為,大概在這段時期,佛教從印度全域甚至擴大到了斯里蘭卡。

在斯里蘭卡,此時傳入的佛教克服了種種困難,基本保持了最初形態傳承至今。其後,這支佛教還經斯里蘭卡傳入東南亞,一直延續了下來。因此,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和東南亞的佛教,即所謂的「上座部佛教(南傳佛教)」保留了最接近佛教創立初期的形態。

誰都能成為佛陀的大乘佛教

另一方面,釋迦牟尼圓寂大約500年後,宣說新教義的佛教在印度本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新型佛教通過絲綢之路從印度周邊地區傳入中國。這類與釋迦牟尼宣說的佛教不同的新型佛教,統稱為大乘佛教。

下面對大乘佛教的特性簡單介紹。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主張凡人出家成為僧伽的一員,然後在此基礎上堅持清苦的修行生活,就能夠「作為佛陀的弟子開悟」證入涅槃。這類「作為佛陀弟子開悟的人」叫做阿羅漢。阿羅漢從已然開悟這點而言,其身份與佛陀,即釋迦牟尼一樣高貴,但慈悲心和智慧的深度還不及佛陀。雖是聖人,但終歸還是佛陀的弟子。換而言之,在最早的佛教教義裡,我等肉胎凡人唯一的最高位,就是遵從佛陀教義的指導,成為阿羅漢。換言之,我們自身是不可能成為佛陀的。

但在大乘佛教中,通往開悟之路的結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開始主張「誰都能修煉成佛,通往成佛的道路更加寬廣了」。換個說法,等於是說「誰都能成為這世上最高的聖者」。

釋迦牟尼只在佛經裡說過「你們要以阿羅漢為目標」。他絕對不會說「像我一樣成為佛陀」之類的話,也沒說過「有成佛的方法」。因此,大乘佛教的創始人們想要主張「誰都能修煉成佛」,就需要創作不同於以往經典的別的新經。這些新經都有如下共通前提。

「我雖然在其他經裡說過出家修行之人能夠修成阿羅漢,但那終究只是引領你們入門的說法。其實這個教義的背後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真理體系,在理解這一體系的基礎上再去修行,你就能成佛,而不是阿羅漢。那麼現在,我便要與你講講這究極的真理體系,你可要聽好了。」

大乘佛教的創始人們把這一場景作為基本格式,再將各自思考的「究極的真理體系」偽託釋迦牟尼之口寫成文章。它們就是般若經、法華經、淨土經典類、密教經典類等大乘經典。不同群體各自創造了不同的「究極的真理體系」,作為佛經推廣開去,因此現存數量眾多的大乘經典其實是多種思想的集合體。

下一頁: 把原本的佛教演繹得更具魅力

關鍵詞

中國 印度 歷史 東南亞 宗教 佛教 斯里蘭卡

佐佐木閑SASAKI Shizuka簡介與署名文章

花園大學文學系特任教授。1956年出生於福井縣。京都大學工學系工業化學專業、文學系哲學專業畢業。該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滿期退學。博士(文學)。加州大學留學後,任花園大學教授。退休後任現職。專業是印度佛教學。獲得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獎、鈴木學術財團特別獎。著作有《何謂出家》(大藏出版,1999年)、《印度佛教變遷論》(同前,2000年)、《犀角們》(同前,2006年)、《般若心經》(NHK出版,2014年)、《大乘佛教》(同前,2019年)、《佛教的宇宙觀》(化學同人,2021年)等。在個人Youtube頻道發佈視訊講解佛教。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