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偉人傳

川端康成:與古代美術交融的名著,日本文學史的金字塔

文化 歷史 藝術

谷口幸代 [作者簡介]

川端康成的作品以優雅的風格細膩地描繪了日本之美,從而享譽海內外,在1968年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人。《雪國》、《山之音》等傑作是如何誕生的呢?本文將從美術和文學的角度揭開這個秘密。

文學作品是在何時、以及如何獲得靈感,又是如何將其具體化為一部作品的呢?當然,這會因人而異千差萬別,不過有時靈感就可能來自於偶遇的一幅畫。

1947年11月,川端康成前往金澤出席德田秋聲的文學紀念碑揭幕儀式,正是在那裡,他觀賞到了一組六扇屏風。川端也是一位美術收藏家。戰後,他對古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的收藏有很多國寶級的作品,如浦上玉堂的《凍雲篩雪圖》、池大雅與謝蕪村的聯手之作《十便十宜圖》(兩者均現存川端康成紀念館)。這些作品在川端獲得後均被指定為國寶,可見川端有著敏銳的審美眼光。然而,川端對美術的熱愛並不僅僅局限於業餘愛好的範疇。在金澤與屏風畫的邂逅,也激發了川端創作新作品的靈感。

川端康成在位於日本神奈川縣逗子市的家中查看其收藏的古董,1972年4月(Aflo)
川端康成在位於日本神奈川縣逗子市的家中查看其收藏的古董,1972年4月(Aflo)

下一頁: 用電影手法去描繪的美和官能的世界

關鍵詞

源氏物語 文學 諾貝爾文學獎 美術 三島由紀夫 川端康成

谷口幸代TANIGUCHI Sachiyo簡介與署名文章

御茶水女子大學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本現代文學。以川端康成的文學為中心,研究「文學與美術的關係」;以多和田葉子的文學為中心,研究「跨境文學」。合著有《川端文學的世界》第三卷、第四卷(勉誠出版,1999年)以及《川端康成作品研究史集成》(鼎書房,2020年)。共同編著有《閱讀多和田葉子的「戲劇」》(論創社, 2021年)。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