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偉人傳

伊能忠敬:測繪精准日本地圖的第一人

文化 歷史

江戶時代,伊能忠敬花費17年時間測量了從蝦夷地(即日本北方原住民族群阿伊努人的居住地——譯註)到九州的廣大區域,並指揮團隊繪製日本全國地圖。測繪工作是在他55歲隱居後開始的,一直持續到71歲,而他在73歲時撒手人寰,未能親眼見證地圖的完成。

《大日本沿海輿地全圖》(伊能圖)的完成

1814年,結束第八次測量工作後,忠敬搬了家,將住處作為「地圖御用所」,以旺盛的精力從事地圖繪製工作。遺憾的是,1818年他未能親眼見證地圖的完成就離開了人世。後來,他的門徒和天文方下役繼續繪製地圖,最終於1821年完成,向幕府提交了由大圖(比例尺為1:36000)、中圖(比例尺為1:216000)和小圖(比例尺為1:432000)組成的「大日本沿海土地全圖」。

「伊能中圖(1:216000) 關東之圖」。由八張圖構成全國地圖。這是明治初期陸軍參謀部按照伊能家向明治政府呈上的《大日本沿海輿地全圖》(伊能圖)備用圖臨摹而成(藏于國立國會圖書館)
「伊能中圖(1:216000) 關東之圖」。由八張圖構成全國地圖。這是明治初期陸軍參謀部按照伊能家向明治政府呈上的《大日本沿海輿地全圖》(伊能圖)備用圖臨摹而成(藏於國立國會圖書館)

《大日本沿海輿地全圖》(伊能圖)一直被珍藏在幕府的書庫內,從未公開過,不過明治時期以後,它被派上了各種用途。《大日本沿海輿地全圖》的正本在明治初期因皇居失火已經燒毀,好在伊能家向政府提交的備用圖,內務省、陸軍和海軍都進行了臨摹,在製作了地形圖和海圖等國家地圖時派上了用場。儘管備用圖也在關東大地震中燒毀,但當時進獻給大名的副本留存至今,其中多份已被指定為國寶和重要文化遺產。

在現代這個老齡化社會,伊能忠敬作為「人生梅開二度」的典範而受到尊敬。在他身上,具備了從事實測工作所必需的堅韌、踏實和合理主義精神,並且擁有優秀的團隊領導能力。而另一方面,他似乎也有嚴厲的一面,痛惡歪門邪道,甚至和親生子女斷絕關係,還會把弟子逐出師門。

1883年,在明治元勳佐野常民和榎本武揚等人的努力推動下,伊能忠敬被追封為「正四位」官階。佐野常民還是佐賀藩士的時候,曾在長崎的講習所使用過伊能地圖,印象深刻;榎本武揚之父箱田良助是忠敬的弟子,曾是伊能測量隊的一員。

2001年和2018年,分別是「伊能測量200年」和「忠敬去世200年」,各地舉辦了演講會、伊能圖展覽會,上演和上映了以忠敬為主題的話劇和電影,還修建了紀念碑和銅像等;也有一些地方組織了尋訪伊能測量活動足跡的徒步走等,總之,近年來各種紀念活動可謂豐富多彩。

標題圖片:伊能忠敬肖像畫(伊能忠敬紀念館藏)

關鍵詞

文化 歷史 日本史 偉人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