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偉人傳

拉夫卡迪歐·赫恩(小泉八雲):用敏銳五感探究日本文化的本質

文化 社會

小泉凡 [作者簡介]

明治時代的作家小泉八雲因《怪談》等作品而聞名於世。他是一位洞悉未來的思想家,留下了許多預言現代日本社會的言論。本文將追溯八雲一生的軌跡,同時思考人物自身所具有的現代意義。

前往神話的故鄉「出雲」

赫恩起初是作為哈帕出版公司的特派記者來到日本的,但後來他決定解除契約,留在日本生活。他在紐奧良世界博覽會上遇到了日本文部省官員服部一三,在服部與張伯倫的幫助下,赫恩前往島根縣尋常中學工作。1890年(明治23年)8月30日,他抵達松江。英譯版《古事記》卷首有一張神話地圖,上面赫然印著「出雲神話圈」(Idzumo Legendary Cycle)的字樣。能夠去出雲神話的發源地工作,赫恩一定感到非常欣喜和激動。

赫恩在松江遇見了副校長西田千太郎等情投意合的朋友,這裡和煦的陽光和變化萬千的宍道湖水美麗絕倫,如同射入夢中的一道光線,讓他發現了前所未見的東洋之美。經西田介紹,赫恩開始和松江的士族(明治維新後賦予舊武士身份者的一種族稱——譯注)小泉家的女兒節子一起生活。後來赫恩寫下的《怪談》等眾多新編故事都源自妻子的口述。

赫恩受到出雲大社最高神官千家尊紀的禮遇,成為第一個進入大殿的西方人。之後,他還曾兩次拜訪出雲大社,體驗學習了神道文化。另外,受張伯倫委託,赫恩從出雲的許多神社那裡收集了護身符,並將80多個護身符捐贈給了他所敬愛的牛津皮特河博物館(Pitt Rivers Museum)的館長泰勒(E.B.Tylor)。

當時松江已經有牛奶配送,還有廚藝精湛的西餐廚師外送牛排,藥鋪同時供應啤酒。喜愛日本的赫恩也需要時間去適應日餐,沒想到這種西式環境竟奇跡般地治癒了他的身心。

探究日本人的神道觀念

赫恩忍受不了松江冬季的嚴寒,1年零3個月後再次踏上了旅途。他先後移居熊本、神戶和東京。在神戶時,他優先考慮未來的家庭生活,入贅小泉家並於1896年(明治29年)取得日本國籍,成為日本人小泉八雲。當時,赫恩向朋友表達了自己的喜悅之情:「『八雲』是對『出雲』充滿詩意的指代,意思是『雲湧之國』,這是我最喜歡的地名。所以,你能理解我為何選擇這個名字了吧?」(“Yakumo” is a poetical alternative for Izumo, my beloved province, “the Place of the Issuing of Clouds.” You will understand how the name was chosen.)(1896年9月,從神戶寄給埃爾伍德·亨德里克<Elwood Hendrick>的書信)

在神戶時的小泉八雲(左)和家人©小泉八雲紀念館
在神戶時的小泉八雲(左)和家人©小泉八雲紀念館

移居到熊本生活後,小泉八雲看到的是一個向文明開化和軍國主義邁進而有失謙虛的日本,這是他在松江未曾感受到的。他感到灰心喪氣,但與此同時,他客觀觀察日本的眼光也日益成熟。八雲減少了實地調查工作,把自己關在書房裡研究日本人的神道觀念,聽妻子講靈異故事,潛心創作富於文學內涵的新編故事。

當時,許多西方人將沒有經典和戒律的神道視為邪教,而八雲認為,神道並不存於書本之中,而是存在於日本人內心,並與扎根於迷信、神話和巫術中的民族精神產生強烈的共鳴。八雲發現,在日本有時活人也會被當作神靈來祭拜,寬容的神道觀念還承認人造物品也擁有靈魂,對此他頗有同感。

對八雲的研究產生共鳴的美國軍官

八雲在遺作《日本,解釋的一個嘗試》中,嘗試探討了日本人的精神史。他在書中指出,日本的祖先信仰通過家族祭祀和氏族神祭祀貫穿於日本人的精神之中,最後融入供奉皇室祖先神位的伊勢神宮的祭祀活動中。換言之,他發現,祖先信仰和天皇崇拜不可分割。這引起了美國軍官博勒·斐勒斯(Bonner Fellers)的共鳴。此人後來在太平洋戰爭中成為麥帥的親信。

麥帥的親信博勒·斐勒斯軍官
麥帥的親信博勒·斐勒斯軍官

斐勒斯讀完了八雲的所有著作,他來到日本開展戰後工作後不久,便找到了八雲的遺屬,並前往墓地祭拜。斐勒斯不僅協助編寫了《天皇備忘錄》和《昭和天皇獨白錄》,還提出不要在東京審判中追究昭和天皇的責任,而是將天皇的作用轉移到民主建設中去,以免否定日本國民的精神依託。他對如今象徵天皇制的實現做出了重大貢獻。

美國維吉尼亞州諾福克(Norfolk)的麥克阿瑟紀念館檔案室收藏了5000冊麥帥的私人藏書,其中有7冊小泉八雲的作品,包括他定居日本時完成的《日本:一個解釋的嘗試》《陌生日本的一瞥》(Glimpses of Unfamiliar Japan)等主要著作。

位於愛爾蘭特拉摩爾(Tramore)的拉夫卡迪歐·赫恩日本庭院(Lafcadio Hearn Japanese Gardens)。赫恩幼年住在都伯林時,經常和姑母一起去海邊城市特拉摩爾。這座日本庭院由9個庭院構成,展現了赫恩的一生。
位於愛爾蘭特拉摩爾(Tramore)的拉夫卡迪歐·赫恩日本庭院(Lafcadio Hearn Japanese Gardens)。赫恩幼年住在都伯林時,經常和姑母一起去海邊城市特拉摩爾。這座日本庭院由9個庭院構成,展現了赫恩的一生。

圖片提供:小泉家屬
標題圖片:拉夫卡迪歐·赫恩的肖像(1889年)

關鍵詞

文學 作家 天皇 神道 外國人

小泉凡KOIZUMI Bon簡介與署名文章

小泉八雲紀念館館長。燒津小泉八雲紀念館名譽館長。島根縣立大學短期大學部名譽教授。小泉八雲的曾孫。1961年生於東京。曾在成城大學及其研究所文學研究科攻讀民俗學。以妖怪和靈異故事為切入點,從事發掘文化資源以帶動旅遊資源的實踐研究,並在全球與小泉八雲有因緣之處開展活動,介紹其文化遺產。2017年,因在日本和愛爾蘭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貢獻而得到外務大臣表彰。著作有《民俗學者小泉八雲》(恒文社、1995年)、《怪談四代記:八雲的惡作劇》(講談社、2014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