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探險

德川家的家主們是如何走過明治維新的?

歷史

1871(明治4)年,明治新政府果斷推行「廢藩置縣」,廢除由舊大名統治的「藩」,改為國家直轄的「府」和「縣」。經過這場世界史上也算獨一無二的「革命」,全國260多位大名家主們被沒收了領地,跌下統治者的寶座。江戶幕府的將軍家德川家也不例外,走過了波瀾壯闊的時代,他們的「後話」如何?本文將一一介紹。

多才多藝,為興趣愛好而生的「末代將軍」德川慶喜

今年1月,德川家廣繼任德川宗家第19代家主的新聞引發熱議。德川家的始祖是江戶幕府初代將軍德川家康。那麼幕府瓦解後,德川宗家和御三家(血脈地位僅次於宗家,允許以德川為姓,當宗家絕嗣時,可從中過繼子嗣繼承宗家的三大旁支)的家主們到底是如何走過明治時代的呢?

「末代將軍」第15代德川慶喜在繼承家業短短1年後,1868年1月3日(慶應3年12月9日),在王政復古的政變中痛失將軍一職。德川慶喜在4年前定居京都,經此政變,將大本營從二條城移到了大阪城,之後又因舊幕府軍在鳥羽伏見之戰中輸給新政府軍而敗逃至江戶,在上野寬永寺開始了閉關生活。

江戶幕府在京都的大本營是二條城(世界遺產,京都市中京區)。德川慶喜在二之丸御殿(國寶)的正廳宣佈大政奉還(時事)
江戶幕府在京都的大本營是二條城(世界遺產,京都市中京區)。德川慶喜在二之丸御殿(國寶)的正廳宣佈大政奉還(時事)

身穿法國拿破崙3世所贈軍服的德川慶喜(茨城縣立歷史館館藏,時事)
身穿法國拿破崙3世所贈軍服的德川慶喜(茨城縣立歷史館館藏,時事)

新政府將慶喜視為朝敵,從京都派出東征軍討伐。舊幕府一方的勝海舟和新政府軍參謀西鄉隆盛一番談判後,東征軍中止對江戶城發起總攻。1868年5月3日(慶應4年4月11日),新政府兵不血刃地從德川家手裡接過了江戶城的管轄權。這一天,慶喜被免於處刑,並被移送回故鄉水戶。

德川宗家由御三卿(第8代將軍德川吉宗的子孫形成的三條支脈)之一,田安家年僅6歲的家主龜之助改名為「德川家達」後即位第16代家主,領地受封在駿府(靜岡),受祿70萬石。慶喜最終也遷至德川家在駿府的菩提寺寶台院。

第二年,慶喜正式獲得新政府赦免。但隨著1871年廢藩置縣的實施,駿府藩被撤銷。家達遷至東京,而慶喜繼續住在靜岡,並過著醉心鷹獵、騎馬、撒網捕魚,埋頭於和歌、俳句、圍棋、書法和能樂等興趣愛好的生活。他的攝影水準更是專業級別,曾投稿到華族(以德川慶喜和昭武為首的舊王族——譯註)主辦的攝影雜誌《華影》,並獲二等獎。慶喜與正室美賀子沒有子嗣,但與側室阿幸和阿信之間有過20多個(多夭折)孩子。

1897年,慶喜最終離開靜岡,移居至東京巢鴨。彼時他已年至六旬。第二年,慶喜入皇居參見天皇,受到明治天皇熱情款待。慶喜77歲去世時,明治時代結束,已是大正2年。慶喜雖然是歷代將軍中在任時間最短的,卻是最長壽的一位。

東京都台東區谷中靈園,慶喜與妻美賀子之墓。按照慶喜的遺願以神道教的方式入葬,所以墳墓為圓形(PIXTA)
東京都台東區谷中靈園,慶喜與妻美賀子之墓。按照慶喜的遺願以神道教的方式入葬,所以墳墓為圓形(PIXTA)

下一頁: 婉拒組閣敕命的德川宗家第16代家主德川家達

關鍵詞

明治維新 西鄉隆盛 德川幕府 德川家康 明治天皇 大名 廢藩置縣 德川慶喜 勝海舟 天璋院篤姬 德川家達 御三家 御三卿 德川茂承 德川昭武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