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探險

開啟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康:從戰國時代走向穩定社會

歷史

追述戰國時代三雄的本專題即將畫上句號,最後一篇讓我們來看看德川家康的一生。幼年時期曾被織田家和今川家當作人質,境遇坎坷,爾後統治三河,在爭霸天下的關原之戰中贏得了勝利。最終登上征夷大將軍的寶座,為後來延續了260年的江戶幕府打下了基礎。我們可以窺見的是,家康那巧妙的政治戰略和出眾的統治能力。

從人質到一統天下之人

德川家康是三河國岡崎城主松平廣忠之子,6歲時成為尾張國織田氏的人質,後來又成為駿河遠江的大名今川義元的人質。在此期間,其父廣忠被家臣殺害,岡崎的土地在實質上成為了今川家的領地,家康也開始作為一名武將為今川家族效力。

與德川家康有著深厚淵源的愛知縣岡崎市。圖片為家康出生的岡崎城(左)和岡崎公園內的德川家康銅像(圖片提供:岡崎市)
與德川家康有著深厚淵源的愛知縣岡崎市。圖片為家康出生的岡崎城(左)和岡崎公園內的德川家康銅像(圖片提供:岡崎市)

不過,趁著今川義元在1560年的桶狹間之戰中戰死之機,家康與尾張的織田信長結盟,從今川家獨立,平定三河一國,成為戰國大名。進而與武田信玄聯手擊潰今川一族,佔領遠江國,後來又從武田一族手中奪走駿河國,本能寺之變後,更將原屬武田領地的甲斐、信濃收入囊中。雖然一度曾與豐臣秀吉敵對,但最終歸於其麾下,作為家臣輔佐其執掌政權。1590年,小田原北條一族被滅後,秀吉下令將家康的封地轉移到關東,此後他便以江戶作為活動據點。

然而秀吉死後,身為五大老之首的家康擅自和其他大名聯姻,推行論功行賞,做事風格獨斷專橫。最終招致反抗,1600年,五奉行中的石田三成等人推舉五大老之一的毛利輝元為盟主,舉兵試圖扳倒家康。

於是,家康與三成等人的西軍在關原展開激戰,短短數小時就以家康(東軍)的勝利告終,落敗的三成在京都遭到處決。戰後,家康沒收了西軍93個大名(合計506萬石)的領地,大幅增加了臣服於自己的「外樣大名」的領地。不過,這些外樣大名多數被轉封到偏僻的領地,安置在大城市(江戶、大阪)周邊和交通要地的都是親藩(德川一族)和譜代大名(自來就侍奉德川家的家臣)。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就算外樣大名叛亂,也無法輕易攻入江戶和大阪。

關原古戰場遺跡(PIXTA)
關原古戰場遺跡(PIXTA)

下一頁: 世襲制度的開端

關鍵詞

江戶幕府 江戶時代 江戶 豐臣秀吉 德川幕府 織田信長 德川家康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