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探險

夢想統一天下的織田信長

歷史

河合敦 [作者簡介]

從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過渡到安定社會的歷史劇烈變動裡,其中心圍繞在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三人身上,本文筆者為知名歷史作家,藉由回溯三位英雄豪傑的人生,解說當時日本社會的特徵。本系列首篇文章要討論的是,在短時間內擴張領地,意欲一統天下的織田信長。

以統一天下為目標的信長所採取的經濟政策

永祿10年(1567年),信長驅逐齋藤龍興,征服美濃,將齋藤氏的稻葉山城改為岐阜城,作為自己的根據地,並且在城下町加納發布「樂市・樂座令」。解散「座」這種獨佔性的同業組織,營造讓商人可以自由進行商業貿易的環境,並輕減稅賦。此外,整備包含岐阜城下的各個街道,也廢除許多檢查哨所,因此城下町極度興盛地繁榮起來。

「天下布武」之印(兵庫縣立歷史博物館)
「天下布武」之印(兵庫縣立歷史博物館)

從此時起,信長開始使用「天下布武」的印信。這是為了明確展現以武力統一日本的意志。隔年奉足利將軍家的義昭之命,率領大軍進入京都,再興室町幕府,以此為基礎,將自己的勢力擴展到京畿之內。此外,信長意圖牽制石山本願寺和比叡山延曆寺等佛教勢力,於是保護基督教以相抗衡。信長召見路易士·佛洛伊斯(Luís Fróis)等傳教士,從他們身上積極地吸收西洋知識。

但將軍義昭之後轉為與信長對立,更與各地大名結盟,打造織田包圍網,此舉讓信長面臨巨大的危機。不過信長拔擢羽柴秀吉和明智光秀等出身低下卻極有才能的人物,不屈不撓地將敵對勢力一一擺平,火燒比叡山延曆寺,殲滅淺井長政・朝倉義景氏,並完全包圍了石山本願寺。元龜3年(1572年),武田信玄從甲斐率領大軍來勢洶洶,隔年卻在途中病死。信長擺脫此危機,將義昭驅逐出京都,摧毀室町幕府。

活用新式武器鐵砲

另一方面,傳到種子島的鐵砲,也正因為是戰國時代,開始在近江國的友村與和泉的堺等地大量生產。但由於有效射程距離僅有100公尺,發射前還需要準備彈藥的時間,被認為是不太適合實戰的武器。而完全改變這種認知的,正是信長。

天正3年(1575年),信長偕同德川家康在設樂原與甲斐的武田勝賴會戰,武田軍被尊為最強部隊,但信長使用3000把(關於數量有其他說法)之多的大量鐵砲,擊破了武田軍勢,史稱長篠之戰。信長以大量且同時擊發的方式,將實戰時派不上用場的單一鐵砲,變成了無敵的武器。這是戰術上的里程碑,從此之後,戰國時代的會戰裡,鐵砲成為扮演重要角色的武器。

每年5月在長篠城跡舉辦的「長篠合戰慰靈祭」。為了在戰役中倒下的兩軍武士之慰靈而開始舉辦此祭典。(新城市觀光協會)
每年5月在長篠城跡舉辦的「長篠合戰慰靈祭」。為了在戰役中倒下的兩軍武士之慰靈而開始舉辦此祭典。(新城市觀光協會)

下一頁: 統一天下在望卻突發本能寺之變

關鍵詞

戰國時期 織田信長 明智光秀

河合敦KAWAI Atsushi簡介與署名文章

1965年生於東京。多摩大學客座教授。在早稻田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滿學分後退學(日本史專業)。在高中教日本史的同時,作為歷史研究家和歷史作家從事撰稿工作。著作多達200餘冊。新作有《逆向學習日本史》(光文社智慧之森文庫)、《從不同角度解讀明治維新》(Eastpress)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