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的精髓──忍者學的基礎知識和最新研究

文化 社會 歷史 生活

大河劇『怎麼辦家康』,劇中服部半藏率領的伊賀忍者成了熱門話題。擔任劇中忍者考證的三重大學山田雄司教授以三重大學為據點,引領忍者研究活動。我們向山田教授請教了從史料和忍者術書籍如何看出忍者的厲害之處?為什麼忍者在國外也能贏得人氣?

山田雄司 YAMADA Yūji

三重大學人文學系教授。國際忍者研究中心副所長。1967年於靜岡縣出生。主要著作有『忍者的歷史』『忍者的精神』(皆為角川出版),並監修2023年2月出版的『忍者學大全』(東京大學出版)

從零開始的忍者學

山田教授原本專攻日本中世信仰史,研究怨靈和日本人的靈魂觀。開啟忍者研究的契機是參與了三重大學與「忍者發祥地」伊賀市合作的地區振興計畫。

2012年10月,三重大學開了「忍者・忍術學」講座。主講人除了山田教授以外,還有文科、理科的研究者,透過各自的專攻領域探索忍者的實際面貌。最近發行的『忍者學大全』為集大成,揭開忍者的本質,例如忍者的職務或「綜合逃生術」。

山田教授解釋,「『忍者』一詞在昭和30年代時透過小說等等而廣泛使用。戰國時代曾被地方人士稱為『透波』『亂波』,歷史上則稱作『忍』。活動時期為南北朝時代(1336~1392)至江戶時代。」

「戰爭中武將的表現比較容易被關注,但若不能得到敵陣地形、兵糧數量、城堡構造等等敵軍情報,是無法好好應戰的。所以『忍者』的存在很重要。他們潛入他國了解狀況,或是侵入敵軍城堡,進行掠奪或放火等等以擾亂敵軍。」

忍者的誕生

最久遠的忍者記述於軍事物語『太平記』(14世紀)。書中記載了足利軍隊中特別優秀的忍者,夜裡潛入京都的石清水八幡宮社殿放火使敵軍大亂。

「南北朝時代之後常使用游擊戰戰法,利用各種手段擾亂敵軍,達成策略。擅長運用這種戰法的人被認為應該特別會使用忍術。」

17世紀初長崎的耶穌會編纂的「日葡辭書」將忍者記為「Xinobi」,定義成「戰爭之際,為了掌握狀況,會在夜裡隱身潛入城內以深入敵軍的間諜。」

伊賀・甲賀(現在的三重縣伊賀市、名張市・滋賀縣甲賀市)的忍者名聲特別高。其背景包含著此地區的特殊性。

被視為甲賀忍者的修行之地的岩尾山和忍者=滋賀縣甲賀市(文化局提供/時事)
被視為甲賀忍者的修行之地的岩尾山和忍者=滋賀縣甲賀市(文化局提供/時事)

伊賀和甲賀間的連結很強, 婚姻關係等等都很密切。周圍被山巒圍繞,有著濃厚的修驗道(譯註:修驗道為以山岳信仰為主,融入佛教等影響的日本宗教及其修行)色彩。鄰近京都,容易獲取京都的情報,卻又位於山間,內部情報不容易外流。大名門的勢力難以滲透,自治力很發達。民眾組成自治組織的武裝勢力「一揆」。因為很擅長游擊戰和間諜術,漸漸被鄰近割據勢力雇用,從事忍者的工作。

戰國時代,受各地大名們所雇用的忍者,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傳達敵方情報給主君,極力避免戰鬥。

「忍者的強項是趁虛而入。舉例來說,想要潛入敵軍屋簷下時,不選擇夜晚或守備較弱的場所,反而在白天扮成商人或僧侶,堂堂正正的從正門進入。先與敵人建立良好關係,再蒐集情報。他們擁有優良的溝通能力,還擅長操控人心。」

下一頁: 服部半蔵的實際面貌

關鍵詞

三重縣 江戶時代 歷史 戰國時期 忍者 戰國時代 織田信長 德川家康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