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美味

日本的調味料:醬油,傳統工藝釀造出濃郁風味

文化 日本指南 飲食

在秋田縣湯澤市的醬油廠,匠人們至今還在以手工方式精心製作天然釀造醬油。將國產大豆、小麥和麴黴菌混合在一起,裝入容器中發酵兩年時間,釀製出的醬油口感醇厚鮮美,別具風味。

逐漸消失的天然釀造醬油

現在的醬油基本上都是以脫脂大豆為原料,經幾個月時間大量釀製而成。至於色、香、味上的欠缺,則使用添加劑來彌補。而以前生產的天然釀造醬油,最快也要半年到近1年才能出醬油,再經過2~3年發酵成熟,其鮮味和香氣才變得更加濃郁醇厚。

「二戰後一段時期,常聽人抱怨『能不能釀造出出色的醬油呢!』」。我曾經聽老匠人感歎過,那個年代沒能釀造出真正的好醬油。那時生產的廉價代用醬油長期佔據市場,傳統老牌醬油廠在價格競爭中失敗而相繼停業。這也意味著長年累月培育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味道漸漸消失。

酒是直接入口品嘗的,所以很快就能分辨出口感和香氣的不同,但醬油畢竟只是菜肴的佐料。黑乎乎的液體看上去沒那麼好吃,當然也引不起食欲。即使製作起來與酒一樣費時費事,也不會賣出酒那麼高的價錢。「醬油也很不容易的」,人們不禁要為醬油打抱不平。

直到半個世紀之前,水源優質的地方都有整潔的小型釀酒廠、味噌廠或醬油廠,釀造出的產品風味獨特。就像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酒一樣,一方水土同樣也孕育了一方醬油。

堅守傳統製作工藝的醬油釀造廠

值得欣慰的是,地方特色醬油逐漸恢復生機,我在旅行途中時常會遇到令人著迷的醬油。位於秋田縣大雪地帶湯澤市的石孫本店也是一家釀造這種地方特色醬油的工廠。5個釀造坊和書庫據傳建於明治、大正時期,獨具風格,屬於國家有形文化遺產。高高的天花板、採光用的小窗、粗粗的梁、看上去很結實的粗柱子、土牆——目之所及處,都是房屋的主人麴黴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代代生存的地方。在這裡,釀造師們使用本地產的原料,堅守著傳統的製作工藝,通過手工作業釀造出味噌和醬油。在最適合釀酒的寒冷季節,我造訪了這家釀造廠。

堅守傳統製作工藝的石孫本店醬油釀造坊。在寒冷中裝料的醬油,釀成於厚厚的雪中
堅守傳統製作工藝的石孫本店醬油釀造坊。在寒冷中裝料的醬油,釀成於厚厚的雪中

走進厚厚的積雪覆蓋的醬油釀造坊,裡面靜悄悄的,彌漫著小小的生物們的氣息。登上通往醪坊的木樓梯,沉重的腳步聲在耳邊迴響。肩扛裝著醬油大麯木桶的釀造師,不知已在這條道上來回走了多少次。能裝30石(1石約合180公升)的大木桶還沒有裝滿,將醬油大麯和鹽水混合起來裝入其中,這就是醬油醪。

早春時節裝料的醬油醪,在這裡經過一個夏天,到第二個夏天後,釀成醇厚的醬油。寒冷季節裝料,隨著天氣變暖,菌類慢慢開始活動。夏天會充分發酵,而涼風吹拂的秋天歸於沉靜,不再喧鬧。它們任由四季變遷,不急躁不勉強,靜靜等待著發酵成熟。自然生長的微生物是最好的。

醪坊。醬油醪發酵活躍,甚至從桶口滿溢上來
醪坊。醬油醪發酵活躍,甚至從桶口滿溢上來

下一頁: 關鍵在於製麴黴菌

關鍵詞

傳統工藝 醬油 發酵 調味料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