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資料庫

每隔100到150年發生一次的大地震——南海海槽特大地震

防災 自然環境 社會

回顧歷史上的南海海槽地震,可以發現有過多次間隔一段時間先後發生兩輪地震的情況。以史為鑒,明智的做法是預先確認和家人一起避難疏散的路徑和聯絡方式,更新緊急食品和防災物資。

2024年8月8日下午4點42分左右,日向灘(宮崎縣東部海域)發生地震,宮崎縣日南市測得震度為6弱級別的震動。據推定,震源深度31公里,震級為芮氏規模7.1級。

日本氣象廳臨時召開的專家評估討論會認為,在南海海槽地震推定的震央區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較平常有所提高,於是作為「大地震警示」而發佈了臨時地震資訊。

南海海槽地震,是以駿河灣(靜岡縣)至日向灘海域之間的菲律賓海板塊嵌入陸地板塊的交界處為震央區,每隔100到150年發生一次的大地震。如今距離上一次南海海槽地震,也就是1944年的昭和東南海地震和1946年的昭和南海地震已經過去80年時間,今後30年內再次發生的概率高達70%到80%。日本政府中央防災會議2019年發佈的最新推斷的災害損失資料顯示,死亡和失蹤人數最多將達23萬1000人左右,大約有209萬4000棟建築倒塌或燒毀。

日本列島周邊的板塊構造

下一頁: 歷史上在南海海槽發生過的大地震

關鍵詞

大地震 地震 防災 南海海槽 南海海槽特大地震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