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政策之因應法:日本應與歐盟、澳洲、南韓等國建立「自主聯盟」

財經 政治外交 國際

川普政府強化關稅措施,讓全球經濟局勢瞬息萬變。對此,日本經濟產業省前官員、現任明星大學教授細川昌彥批評石破政權「反應過慢」,並呼籲日本應提出一套宏觀經濟構想,不應隨美中任何一方起舞。

細川昌彥 HOSOKAWA Masahiko

明星大學經營學部教授,國際經濟交流財團特別參與。1955年生,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系,並完成哈佛商學院高階管理課程(AMP)。1977年進入通商產業省(現經濟產業省),曾擔任中部經濟產業局長、史丹佛大學訪問研究員、JETRO(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紐約中心所長等職務。自2020年9月起擔任現職,並任多家跨國企業顧問,以及日本政府安全審查專家會議成員。經常在電視節目和演講上探討經濟安全保障、日美關係、半導體等議題。此外,他亦為《產經新聞》〈正論〉專欄作家、《日經商業電子版》連載撰稿人,並曾為《日經新聞》〈經濟教室〉撰文。著作包括《如何對抗暴走的川普與獨裁的習近平?》與《巨型區域經濟的攻防戰》等。

汽車關稅才是攸關日本命脈的議題

首相石破茂雖於4月7日與美國總統通話25分鐘,但會後川普仍在社群平台上發文,重申對日本汽車與稻米的不滿。說穿了,這場通話根本沒打動對方,只是場用來對內營造「我有在做事」的政治表演。

目前汽車的非關稅障礙由國土交通省負責,農產品則歸農林水產省管轄。首相理應整合相關部會,指示一套完整的談判框架。一旦首相下達指令,各部會自然會動起來。農產品的議題,對即將面臨參議院選舉的自民黨而言,或許很難輕易拿出來當談判籌碼。但考量目前白米價格飆漲、政府釋出儲備米的情況,如果透過最低進口配額擴大進口價格較低的美國米,反而有可能獲得輿論支持。

與其召集全體閣員開對策會議,營造出「我們有在做事」的樣子,不如將焦點放在川普真正關心的議題上,由石破首相親自下達指示、主導整體方向,這才是關鍵所在。

對日本而言,汽車產業無疑是攸關國家命脈的問題——包含相關產業在內,就業人口多達550萬人。當然,在各都道府縣設置諮詢窗口固然重要,但當下更迫切的,是儘速擬定談判戰略。

(採訪者:nippon.com常務理事 古賀攻)

標題圖片:川普總統在白宮玫瑰園宣布對全球多個國家與地區加徵關稅,2025年4月2日(AFP、時事)

關鍵詞

美國 韓國 歐盟 EU 澳洲 川普 關稅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