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政策之因應法:日本應與歐盟、澳洲、南韓等國建立「自主聯盟」

財經 政治外交 國際

川普政府強化關稅措施,讓全球經濟局勢瞬息萬變。對此,日本經濟產業省前官員、現任明星大學教授細川昌彥批評石破政權「反應過慢」,並呼籲日本應提出一套宏觀經濟構想,不應隨美中任何一方起舞。

細川昌彥 HOSOKAWA Masahiko

明星大學經營學部教授,國際經濟交流財團特別參與。1955年生,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系,並完成哈佛商學院高階管理課程(AMP)。1977年進入通商產業省(現經濟產業省),曾擔任中部經濟產業局長、史丹佛大學訪問研究員、JETRO(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紐約中心所長等職務。自2020年9月起擔任現職,並任多家跨國企業顧問,以及日本政府安全審查專家會議成員。經常在電視節目和演講上探討經濟安全保障、日美關係、半導體等議題。此外,他亦為《產經新聞》〈正論〉專欄作家、《日經商業電子版》連載撰稿人,並曾為《日經新聞》〈經濟教室〉撰文。著作包括《如何對抗暴走的川普與獨裁的習近平?》與《巨型區域經濟的攻防戰》等。

日本的優勢在於來自他國的信賴基礎

未來歐盟的角色將變得至關重要。簡單來說,就是要設法讓歐盟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既然川普政權已不可能重返TPP,日本就應該以此為基礎,盡可能拓展一個不依賴美國市場的經濟圈。日本應該著手擬定這樣的戰略性對策。

像日本這樣市場規模較小的國家,一旦採取報復性關稅,自身反而受害更大。因此,各國不應單打獨鬥,而應攜手形成一致的對美策略。與其在檯面上高調發聲,不如在檯面下推進合作。

所幸,在推動TPP11協定的過程中,日本獲得了一項珍貴的資產——那就是「信賴」。大家知道,日本不會說謊。若只是顧著自身利益,談判是不可能達成共識的,而日本願意付出並承擔協調角色。因此,東南亞國協(ASEAN)也信任日本。這點,與中國大不相同。日本必須清楚認識自己的價值,並善用這項優勢。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對石破政權的作為有所不滿。最大問題就是反應太慢。2月7日舉行日美首腦會談後,日本幾乎完全沒有後續動作。對日本而言,比起所謂的「對等關稅」,真正衝擊最大的其實是25%的汽車關稅。美方於3月宣布課徵汽車關稅後,日本才派經產大臣武藤容治訪美,與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會談。但問題在於——盧特尼克根本沒有實際決策權,因為最終能拍板定案的只有川普總統本人。更令人不解的是,武藤大臣因談判不順,竟把後續應對全盤交給行政幕僚處理。但被這樣「丟包」的行政幕僚,應該也感到困擾吧。

下一頁: 汽車關稅才是攸關日本命脈的議題

關鍵詞

美國 韓國 歐盟 EU 澳洲 川普 關稅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