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批評引發歐洲強烈反彈
事件起因於今年2月中旬在德國慕尼黑召開的安全會議上,美國副總統范斯發表演說,宣稱:「歐洲大陸當前所面臨的最大威脅,並非來自俄羅斯或中國,而是(歐洲的)內部問題。」言詞之間,猛烈抨擊歐洲民主政治之運作方式。
慕尼黑安全會議素來為美歐間重新確認彼此共享價值以及北約同盟意義的討論場域。然而此次范斯的發言卻大相逕庭,除了一再強調「歐洲必須大幅強化自身防衛」之外,其餘言論多數集中於指責歐洲各國。批評歐洲針對不實訊息與仇恨言論所實施的管控措施,斥之為「壓制言論自由」。此外,針對即將於次週舉行的德國大選,甚至公開袒護極右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引發干涉他國內政之嫌疑。
針對范斯上述言論,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嚴辭回應「絕不容忍」,歐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亦譏諷此舉彷彿是「公然挑釁歐洲」。無論如何,范斯的這場演說無疑暴露出川普政府輕視歐洲的真正立場。
「再武裝計畫」
面對美國對歐政策之劇烈轉向,最先展開行動的是英國。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在范斯演說約10日後的2月25日即表示:「安全保障已步入新的時代。」同時宣布將在2027年以前,將國防經費提升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5%,相較前任政府所設定之「2030年前」,其目標時間明顯提前,並將削減對外援助,宣稱「將啟動冷戰結束以來規模最大的持續性國防支出擴張計畫」。
對此,歐盟亦迅速跟進。英國發表後的次週,歐盟的執行機構──歐洲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即公布名為「歐洲再武裝計畫」(ReArm Europe Plan)的提案,計畫透過建構完善機制,促使會員國共同投資高達8000億歐元(約128兆日圓)以進行軍事防衛。
該提案隨即在歐盟高峰會上獲得批准。歐洲執委會於3月19日發表防衛白皮書,明文表示:「至2030年以前,歐洲將擺脫對美國的軍事依賴,積極強化自身防衛能力」,並詳細說明再武裝計畫之具體內涵(*1)。白皮書中指出:「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國際秩序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劇烈變動,美國的戰略重心正逐步轉向亞洲,歐洲已然面臨必須重建自身軍備之緊要關頭。」
白皮書更具體提出7大重點領域,包括:▽防空與飛彈防禦、▽精密砲擊系統、▽飛彈及彈頭、▽無人機(無人航空載具)、▽機動與運輸能力、▽人工智慧(AI)與網路電子作戰能力、▽重要基礎設施防護。為了達到在歐盟境內共同大量採購之目的,將致力於建構歐洲防衛產業市場,建立供應鏈,擴大相關領域之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依據歐盟財政紀律,各會員國原本必須將財政赤字控制於一定範圍之內,但此次特別允許國防支出超出規定之限制,將可以超過的額度放寬至GDP的1.5%。此外,歐盟更創設稱為「歐洲安全保障行動」(SAFE)的特別債券發行機制,以市場募集資金的方式融資給各會員國,計畫於5年內全面推動再武裝計畫,彰顯歐盟重整軍備之決心(*2)。
自主的「核保護傘」
在核威懾領域方面,歐洲亦出現前所未有之動向。法國總統馬克宏於3月5日宣布,將於6月前啟動與歐洲各國的戰略性協商,討論將法國的「核保護傘」(延伸性核威懾)擴展至全歐洲之可能性。
馬克宏強調:「歐洲的未來,不應由華盛頓或莫斯科決定。」此次構想,據傳是回應德國次任總理候選人、基督教民主聯盟(CDU)黨魁梅爾茨(Friedrich Merz)的呼籲。
長久以來,歐洲在終極的安全保障上,一直仰賴透過北約所提供之美國「核保護傘」。然而,美俄兩國各自擁有超過5000枚核彈頭,相較之下法國僅有約290枚,規模懸殊。即便如此,若由法德兩國主導的歐洲自主核保護傘構想得以落實,將標誌著北約歷史上的重大轉折,因此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政府強烈反對,宣稱此舉將對俄國構成「重大威脅」。
信任崩解的危機亦迫在眉睫
依循歐盟白皮書與相關防衛計畫,國境與俄羅斯接壤的波羅的海三國以及波蘭接連推出強化國防之政策,因烏克蘭戰爭而新加入北約的瑞典與芬蘭,亦相繼宣布大幅擴增國防預算的計畫。此外,向來在加強防衛方面態度消極的德國,此次亦果斷修正基本法,推動被稱作「戰後最大規模的財政改革」,開啟一條大幅提高防衛經費及強化烏克蘭支援之路。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歐洲當前澎湃湧現的軍備擴張浪潮,大半為川普政府強硬施壓下的產物。特別是美國副總統范斯的發言,一反過往美歐共享之自由、民主主義等價值與信念,對歐洲國家做出猛烈且斷然的批判。由此,歐洲對美國萌生出深層的不信任感,已不僅限於安全保障層面。
凝聚成北約的跨大西洋同盟,不僅止於軍事同盟,冷戰初期更包含捍衛自由民主,以對抗極權主義風暴的「價值共同體」之意涵。美國戰略專家指出:「歐洲已不再信任美國對歐洲防衛的承諾,美歐互信的瓦解,將使北約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疑慮。」(*3)
美國將戰略重心轉向印太區域並非壞事,但若因此導致喪失北約的有效性與可信性,對於包括日本在內的區域各國而言,在制衡中國等層面,亦將構成難以忽視的損失。對於如何修復美歐之間的互信,日本亦應保持高度警覺並持續關注。
標題圖片:歐盟特別高峰會前夕,市民團體高舉寫有「守護烏克蘭,捍衛歐洲」標語的巨型橫幅布幕,2025年3月5日,布魯塞爾(法新社/時事)。次日(6日)舉行之首腦會議,除了再次明確表達對於烏克蘭的堅定支持外,亦批准了總額高達8000億歐元(約128兆日圓)的全新軍備計畫。